一、编制背景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统筹和科学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与治理,进一步落实国家、省、市生态修复规划安排,协同完善丹棱县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架构,提升丹棱县国土空间生态品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根据四川省自然资源厅《关于推进市级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川自然资发〔2020〕45号)文件要求,丹棱县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组织编制了本《规划》。
二、编制过程
编制工作坚持严要求、高标准推进,充分衔接了《四川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四川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1—2035年)》《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眉山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眉山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1—2035年)》《丹棱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丹棱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规划》多次征求了县级相关部门(单位)和各乡镇的意见,并开展了环境影响分析。完成了专家评审、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公众意见征求等工作,通过了县级规委会和县政府常务会审议,经修改完善后形成现规划成果。
三、主要内容
《规划》分析了丹棱县生态环境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根据国家、省、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县政府对丹棱县生态修复工作的总体要求,明确了丹棱县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指导思想和目标,围绕丹棱县生态核心问题,明确本次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工作的重点区域、重点任务和重点工程,提出了规划目标以及实现规划目标的具体任务、修复分区、重点工程和保障措施。规划期限为2021—2035年,近期到2025年,中期至2030年,远期展望至2035年。规划范围为丹棱县行政区域所辖范围,总面积449.28平方公里,包含5个乡(镇)。《规划》内容包括五个部分(不含前言),共九章。
第一部分为基本情况,包括现状与形势和生态问题与评价。分析县域的自然资源状况、生态修复工作成效、机遇与挑战,厘清丹棱县的生态功能区划定位,综合分析生态、农业、城镇三大空间及全域性生态问题,并系统评估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和生态环境状况评价。
第二部分为总体要求,包括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规划目标、指标体系和规划依据等。在充分衔接眉山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的基础上,设定了规划指标。
第三部分为布局和任务,包括总体布局、主要任务和重点工程。以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为目标,锚固全县“一山三廊,一园多点”生态安全格局,重点增强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现代农业高效生产、森林护育、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功能,提高人居环境品质,推动丹棱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两山”转换,有力支撑“一廊一核、两带三区”国土空间发展新格局。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总体布局、生态修复分区的基础上,以重点区域为指引,在总岗山山脉、安溪河、思蒙河和金牛河等生态修复重点区域科学布置重点工程,谋划布局全县“5+1”个重点工程,合理安排时序。
第四部分为资金测算,依据行业标准、相关部门的工作定额及测算依据,按照修复分区主要任务以及重点工程进行资金匡算。
第五部分为保障措施及效益分析,提出了创新体制机制、建立政策体系、落实规划传导、强化资金筹措、加强科技支撑、严格评估监管和鼓励公众参与等内容的保障措施,并分别论述规划重点工程实施带来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