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议,我局拟对2个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作出批复决定。为保证此次审议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5年6月18日-2025年6月24日。
听证告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之日起5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以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要求听证。
联系电话(传真):028-37208633
通讯地址:丹棱县行政审批局生态环境局窗口
眉山市丹棱生态环境局
2025年6月18日
序号 |
项目名称 |
建设地点 |
建设单位 |
项目概况 |
环评机构 |
主要环境影响及对策措施 |
1 |
张场镇张教沟山洪沟治理工程 |
丹棱县张场镇 |
丹棱县水利工程建设服务中心 |
综合整治河长约2.2km(河道中心线),工程起点位于陈家湾外斑竹林外机耕桥前45m处与李子沟重点山洪沟防洪治理项目终点相接,下游治理止点安溪河汇田河段处。主要建设内容为新建护岸3971.67m(右岸1836.57m,左岸2135.1m),河道疏浚2.20km,改建河道约85.00m。拆除重建机耕桥8座,穿堤涵管22处,箱涵7处,下河梯步12处。 |
四川中地绿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施工废水:①机械设备及车辆冲洗废水:含油废水通过集水沟汇集后,经隔油沉淀池处理达标后用于场区或周边洒水降尘。 ②拌合区废水:搅拌机及运输车辆冲洗废水进入废水沉淀池处理后进入清水池中用于循环使用,不外排。 ③砼养护废水:经混凝土吸附剂吸附及蒸发后消失。基坑排水:设置排水沟、沉砂池处理后,在沉砂池处布置水泵将集水抽出排到河流内施工生活污水:依托租用民房既有设施进行处理,用于周边耕地施肥,不外排。 扬尘:施工作业面、施工场地、施工道路洒水降尘、施工场地打围作业;运输汽车加盖篷布运输、及时清扫道路沿线遗洒物料,进出车辆设置洗车平台,对汽车进行清洗。拌合区废气:项目拌合区搅拌机上方投料口设置水喷雾除尘;砂、碎石原料具有一定的含水率,不易扬尘,装卸过程中洒水除尘;水泥通过使用袋装水泥,装卸过程中文明施工作业。同时原料暂存采用防水薄膜覆盖。机械燃油废气:加强施工机械的保养维护,禁止以柴油为燃料的施工机械超负荷工作,减少烟度和颗粒物排放。疏浚泥渣恶臭:在疏浚泥渣临时堆放期间喷洒除臭剂来减少恶臭的扩散,加强对施工工人的保护,同时在疏浚泥渣干化后尽快回填,减少堆存的时间。加强施工设备、运输车辆维护保养,确保正常工作;选用低噪声设备,基础减震降噪,合理平面布置进行降噪。施工场地设置围挡等。废弃土石方:工程开挖表土回用后期土地复垦,开挖及疏浚的土石方大部分用于堤身填筑,对改道后的旧河道进行回填,剩余土方外运至堤后回填区回填,回填后对各区域进行生态恢复。疏浚泥渣:疏浚泥渣暂存在干化池自然晾干后运至堤后回填区内回填处置。 |
|
丹棱县党仲水库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项目 |
丹棱县仁美镇、张场镇、齐乐镇、杨场镇 |
丹棱县水利工程建设服务中心 |
本次灌区工程拟对党仲水库左干渠、右干渠和团林低干渠及其14条支渠共计17条输水渠道以及其渠系建筑物进行整治。灌区现状渠道全长54.224km,本工程拟整治渠道总长37.198km,包含整治明渠长度25.867km,整治暗渠长度5.128km,管道化改造(含续建)长度1.583km;整治隧洞26处,长1.905km;整治渡槽15处,长0.713km;整治(含续建)倒虹管12处,长2.002km;新建及改造人行桥132座,新建节制闸11座,新建分水闸13座,新建泄水闸5座,新建放水口105处,新建下渠梯步153处,新建沉砂池153座,新建管道检查井9座,改造管理房1座。另外,建立灌区信息化监控系统对党仲水库灌区进行监测及管理。 |
四川创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①施工废水:施工场地废水(砂浆拌和废水等)、淤泥渗出水、基坑排水、渠底固废清理废水等经沉淀池(3个)沉淀处理后回用于混凝土拌和、混凝土养护、机械车辆冲洗、道路降尘等,不外排。②生活污水:生活污水通过使用移动生态公厕收集,清运至沿线乡镇污水处理站处理。废气:喷雾洒水,裸露面铺设抑尘网,加强施工设备管理等降低施工扬尘;开挖土石方临时堆场覆盖或加湿,防止扬尘产生;汽车尾气、施工机械废气,经项目区域扩散后无组织排放;施工场地洒水抑尘、围挡上方配套设置喷淋装置等。固废:①工程弃土:开挖的土石方暂存于5处的临时堆料场,并对临时堆土采用防雨布遮盖,施工结束后多余土石方回填至渠道或管道旁耕植土等,无弃土产生。②建筑垃圾:对钢筋、钢板、木材等下角料可分类回收,送废品回收站;不可回收的建筑垃圾运送至政府指定的建筑垃圾堆场;围堰拆除中的土石方运至弃土场、砂卵石用于填筑堤脚。严禁建筑垃圾入河。③隔油沉淀池泥沙:用于永久巡检道路和临时施工便道路基填筑。隔油沉淀池产生的废油:清捞后直接交由有资质单位收运处置,不在场地内暂存。④生活垃圾交由环卫部门处置。噪声:限制车速、合理安排施工时间,禁止夜间施工等措施。生态影响:施工期应尽量压缩该区域内线路长度和作业带宽度、减少对区域植被的破坏,禁止工人捕杀水生、陆生动物等管理措施。施工结束,清理施工场地内的垃圾、建筑材料,对施工场地采取表土剥离保护、回填等进行迹地恢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