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我局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全面推进各项工作,现将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落实情况报告如下:
一、高度重视,压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
抓牢抓实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坚定扛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成立了党组书记、局长戴轶琴为组长,分管副局长瞿若焱为副组长,各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专班,深入贯彻落实上级部门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强化任务分解,责任落实。
二、全面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一)全面统筹推进河湖长制。一是坚持党政领导、部门联动,明确各级河长职责,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建立“总河长+河长+河段长+河长办+牵头部门”的组织体系,设置县级河长24名,乡级河长37名,村级河长48名,明确牵头联系部门3个。2023年共召开联席会议10余次,深入研究部署河湖长制工作。各级河长坚持巡河、问河、管河、护河,全面推进成德眉资河长E平台,1—12月全县各级河长累计巡河6488余次,发现解决问题167个;县河长办根据县级领导职务变动,及时调整全县河湖长制组织体系,保障了工作的延续性。二是召开总河长会议,传达贯彻中央、省、市有关会议精神和文件,总结全县河湖长制工作开展情况,研究解决困难和问题,安排部署下一步工作;统筹推进清河、护岸、净水、保水、禁渔“五项行动”,严格落实“四张清单”,认真执行河湖长制工作“三不代替”规定,县河长办不定期对河湖长制工作开展巡查督查,向乡镇和部门发出提示单6份,问题全部整改到位;三是系统治理建设生态河道,投入9046万元,综合治理河长15.3公里,推进安溪河仁美段、鸭子滩段防洪治理工程及李子沟山洪沟防洪治理工程,整治后提升了沿岸山洪灾害防御能力,有效改善了河道水环境,促进了农旅融合乡村振兴。
(二)纵深推进基层河湖管护。一是2023年9月底,全县48个村(社区)已全面建成以村(社区)为单位的基层河湖管护“解放模式”,建立以“一室三队一超市一产业”为核心的长效机制,全县共设立河长制工作室48个,设立河长48个,建立基层河湖管护队伍150支,设立乡风文明生态超市48个,各村(社区)实现主导产业“1+N”,村集体经济逐年稳步攀升,金藏村今年村集体经济将突破150余万元,打造先进典型示范村2个,切实打通基层河湖管护“最后一公里”,构建“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健康美丽幸福河湖。2023年11月30日,长江日报对丹棱县基层河湖管护“解放模式”推广先进经验和做法进行专题采访,已在人民日报刊登。二是按照“防洪优先、注重生态”的指导思想,打破以往只注重防洪功能的思维定式,融入生态理念,建设生态堤防。充分利用河流自然生态优势,提升河岸功能配置,在治理河道两岸实施生态堤顶廊道和节点景观工程,为村民提供生态、亲水的休闲场所,现已打造生态堤防2处、生态亲水节点景观5处。三是健全小水电安全监管机制与制度,加强水电站安全生产监督、指导,完成了红岩水电站退出。与周边区县签订联防联控协议,持续深化交界地带监测力度,变“分头治水”为“联合治水”。
(三)持续强化水土流失治理。大力推进水土保持,实施幸福项目区生态清洁小流域项目建设,完成省下水土流失治理目标任务12平方公里;认真落实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县水利局成立了水土保持监督检查领导小组,制定了监督检查工作实施方案,对全县在建生产建设项目开展全面监督检查,并对2023年新开工的重点项目进行水土保持方案跟踪督办,严格禁止未批先建,全年共检查项目12个,对排查出的问题逐一建立台帐,已全部整改销号。
(四)巩固提升农村饮水安全。一是实施农村供水智能化信息化项目,搭建智慧水务平台,打造城乡一体供水新格局,依靠入户管网工程,完成市定目标饮水安全巩固提升1000人。二是针对今年旱情,会同顺源水务有限公司制定丹棱县高温天气供水应急预案,并召集各片站职工阅学传达到位,根据气象预报针对各片区实际情况作出工作部署,强化应急措施,确保群众饮水安全。三是开展应急演练,强化供水职工技能,提升突发事件处置能力,加强供水人员实操,确保供水工程长效运行。
(五)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一是加强用水计划管理。对纳入取水许可管理的取用水户,严格按照定额标准核定用水量,按时下达年度用水计划,2023年丹棱县纳入取水许可管理的取水户89户,做到了计划用水管理的应纳尽纳。二是强化取用水监管。严格取水许可审批,严把论证审查、许可审批、取水工程验收“三关”,完成丹棱经开区规划水资源论证,开展取水水资源论证审批7次,批复取水申请7户,注销3户。开展取用水管理和节约用水监督检查40余次,配合四川省水利科学研究院对我县取用水管理工作进行专项检查,现场检查26家单位,发现问题10余个,现已全部整改完成。三是深入推进节水型社会创建。以实施国家节水行动为统领,按照因地制宜、经济适用的原则,综合集成各项节水措施,开展节水宣传,建成一批非水利领域节水标杆单位,全县公共场所和新建小区居民家庭全部使用生活节水器具,全面提高社会节水意识。2023年9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公布丹棱县为全国第六批“节水型社会达标县”。
(六)广泛宣传涉水法律法规。坚持多渠道多元化多方位宣传,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党建活动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四川省水资源条例》48次;以村民代表大会、种养殖户培训会等活动为载体,直面群众集中宣传河长制50次;镇村组干部入户宣传环境保护知识,将“三不四要”等河湖保护治理内容纳入村规民约,设置“爱护水环境”宣传指示牌169处,让群众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和“监督者”;2023年,开展河湖长制“七进”宣传9次,县、乡、村三级河长制培训2次,群众参与度不断提高,社会满意度不断提升。
(七)加强违法行为打击力度。强化与农业、公安、环保的联合执法,今年共联合执法10次,制止偷排漏排、违规禁捕等违法行为3起,立案3起。截至目前我县三条市级河流水质稳定达到Ⅲ类。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突出实效,保持水环境质量稳定。坚持问题导向,狠抓源头治理,以实施流域生态保护与综合治理为抓手,统筹推进流域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持续抓实清河、护岸、净水、保水、禁渔“五项行动”,加强水土流失治理和水资源保护,持续开展“水美新村”建设,确保思蒙河、安溪河、金牛河水质稳定达到Ⅲ类及以上,其他流域水质持续稳定向好。
(二)示范带动,纵深推进“解放模式”。全力以赴持续深入推进基层河湖管护“解放模式”,建立以“一室三队一超市一产业”为核心的长效机制,把“解放模式”推广作为全面强化河湖长制,助力乡村振兴,促进生态环境与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不断建立完善村级河湖管护体系,切实提升我县农村河湖治理水平,打造一批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
(三)部门联动,强化监督严格执法。建立完善部门联动机制,强化日常监督,开展联合执法,按照“严管、严查、严罚、严办”的要求,严厉打击各类涉水违法行为,促进人水和谐。
丹棱县水利局
2024年3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