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相关要求,现将顺龙乡2023年度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落实情况公示如下:
一、切实履行环保职责。
(一)健全工作机制。成立顺龙乡环境保护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环境保护办公室,落实了专人专职,把环境保护工作摆上党委、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坚持“谁分管谁联系谁负责”“属地管理分级负责”,把环保工作与分管工作、驻村工作紧密结合,细化明确分管领导、联系村领导和各办所中心、各村干部在环保工作中的职责任务,把环境保护工作作为对各村、各站所年度目标考核和干部工作实绩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乡纪委督查、乡人大监督的重要内容,对环境保护工作实行“一票否决”。持之以恒健全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全面提升网格化环境监管能力,健全乡、村、组三级环境监管体系,“划片包干、定人定岗、定位定责”,日检查月通报季考核。
(二)强化工作部署。多次召开乡村组三级干部大会、乡党委会、全乡环保工作大会、环保问题整改推进会等各类会议30余次,专题安排部署生态文明建设和环保工作,专题研究环境突出问题整改,建立了环保突出问题整改推进例会制度,确保环保督察发现问题整改到位。
(三)强化制度约束。建立了顺龙乡环境保护工作巡查执法制度,各村成立了环境保护监督员队伍。各村把环境保护的内容写进“村规民约”,加强对群众的教育管理。
二、全面打响三大战役、实施“六大行动”。
全面打响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深入实施小流域污染治理设施建设行动、农药化肥减量行动、水产及畜禽养殖污染行动、工业污染治理行动、生态治理行动、小流域污染治理监管行动等“六大行动”,真正守好顺龙绿水青山。
(一)全域全时段禁烧,还顺龙一片蓝天。实施三级网格化禁烧监管,实现秸秆禁烧“三无”目标,全乡空气质量进一步提升,负氧离子普遍在1000个/立方米以上,最高达2000个/立方米。
(二)全面开展河长治水,还顺龙一河清水。严格实行一河一图一表一策,乡、村两级河长认真履行河长职责,落实乡级河长一旬一巡、村级河长一周一巡,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处理,全年乡级河长巡河330余次,村级河长巡河380余次。组织各村全年开展集中清河6次,年投入保洁清河经费10余万元,参与人次逾1500人次。禁养区外全面推行“三二一一”治理,确保“零排放”。持续推进成德眉资生态环境联防联控联治,与成都市蒲江县开展檬子坨沟域河长跨界联动,持续完善长效联防联治监管机制,每季度联席会议、日常性联合巡河、经验共享共用,对畜禽养殖粪污直排、农业面源污染、电鱼毒鱼等开展集中联合整治,高质量实现互享互融。
(三)着力面源污染治理,还顺龙一片净土。全域推广绿色防控,发放《科学施肥建议卡》2400份,开展科学使用化肥农药技术培训,发放培训资料2000份,1100人次参与,开展畜禽养殖污染大宣传、大排查、大整治,指导完善治污设施83户,对禁养区关闭或搬迁的养殖场15家,常态化“回头看”防反弹,对两户复养户进行搬离;引导农户生态有机种植,减轻化肥农药面源污染,着力土壤地力恢复提升。
(四)开展建筑工地扬尘专项整治。严格落实“六必须六不准”,督促不规范的建筑场所进行及时整改,指导打围、覆盖10余处。
(五)持续改善水环境质量。一是规范城乡污水处理厂站运营管理。投入近5万元对场镇部分污水管网进行改造,使场镇污水处理能力大幅提升,场镇污水管网更加规范有序。建立管理办法,规范转运污泥,加强日常管护。二是开展黑臭水体排查整治工作,全覆盖排查,积极开展集中整治。三是开展畜禽养殖和水产养殖污染防治,推广种养循环“3211”模式,开展常态化巡查,对排查出的83户偷排漏排养殖户进行规范整改。
(六)深入推进土壤和固废污染防治。一是攻坚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垃圾坚持“户分类、村收集、县转运”的垃圾治理运行机制,年收取农户垃圾费18.8万元,年支出垃圾收运承包、硬件设施建设、集中清理等费用50余万元,农村生活垃圾有效处理率100%。二是严管固废和危废。督促涉固废企业严格落实固废管理制度,单独堆放、完善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