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体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乡村振兴 -> 正文
从无人问津的“一张纸”到基层治理的“一把尺” ——丹棱县试点推行“把群众喊答应的村规民约”
来源:眉山日报 发表时间:2022-06-02 11:05 【字号:  

村规民约是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开展群众自治、保障群众权益的重要途径。但是,在很多情况下,由于村规民约的制定程序不透明、群众参与度低、条款不切实际或是执行缺乏硬杠杠,这样的村规民约往往被贴在墙上无人问津。

近年来,丹棱县仁美镇金藏村通过不断探索,有效规避了村规民约的局限性,放大了其基层治理属性,将村规民约从无人问津的“一张纸”变成了衡量基层治理的“一把尺”,这里制定的村规民约把群众“喊得答应”。

2013年以来,金藏村针对“管村治村无抓手、村民自利心不齐”“如何把村民喊答应”等问题,探索建立了村规民约“六清工作法”,为该村有效治理打下坚实基础。2020年起,为解决合村并组形势压力,该村决定将促“集体经济发展纳入村规民约,通过创办集体公司,实现集体经济腾飞,为该村全面治理搭建良好平台。2022年起,为适应新发展要求,探索创新积分制度激励办法,推动村民自治向精细化发展……

今年5月初,由丹棱县委城乡基层治理委员会办公室印发的《丹棱县开展“把群众喊答应的村规民约”试点工作方案》出炉,以金藏村经验为蓝本,在该县齐乐镇梅湾村、仁美镇桂香村、杨场镇古井村、张场镇万年村、顺龙乡幸福村试点推行。

能把群众“喊答应”的村规民约已经从金藏村走向全县,为丹棱探索建设“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贡献智慧和力量。

“六清”得法

村规民约具有约束力

“道路旁1米不得种植高杆作物;不允许将烂沙发、烂床垫等烂家具放在垃圾池旁边;村民建房、院坝和院墙距离村道不得少于5米、距离社道不得少于3米;邻里之间赶礼最高不能超过300元……”5月30日,在丹棱县仁美镇金藏村委会,趁着当地群众集中到这里兑换道德积分,村党委书记尤应均与群众一道重温着公示栏中的村规民约。

据介绍,在村规民约制定之初,当地村委通过“三上三下”的方式,收集村里突出问题15个,听取征求意见100余条,组织1000余名常住村民表决通过,最终形成了这一份能把群众“喊答应”的《金藏村村规民约》,在此过程中形成的“六清工作法”,为打开乡村善治格局奠定了坚实基础。

所谓“六清”,一是定规目的清,金藏村充分发挥党委的核心引领作用,以自治为基础、法制为保障、德治为支撑,抓住“群众是否认可”这个关键,充分听取群众意愿,广泛采纳群众意见建议,使村规民约成为群众意愿的集中表达;二是定规程序清,严格执行“三上三下”程序:“一上”由村两委起草村规民约初稿,“一下”通过张榜公示、小组讨论、印发到户等方式征求村民意见,“二上”对初稿征求的意见进行汇总分析、修改完善,形成二稿,“二下”再次征求群众对第二稿的意见,“三上”分析研究第二稿的征求意见情况,形成审议稿,并报镇政府司法所进行合法性审查,“三下”召开村民会议,讨论村规民约审议稿,并以投票方式表决通过;三是定规内容清,当地遵循“宜实不宜虚”和“易懂、易记、易行”的原则,制定《金藏村村规民约》16条,含7方面内容,不搞假大空,直击金藏村现实问题,破解模棱两可的管理难题;四是履规主体清,明确村两委为“执规”主体,村民为“守规”主体,三方(村两委、村监事会、村民)互为“监督”主体,形成立体交叉结构;五是履规方式清,村规民约经表决通过后,户户见面、户户签字,并广泛宣传持续加深印象,不断完善健全民主决策机制,将群众反映突出的违规问题,通过村规民约进行约束;六是违规惩戒清,实行“日常监督+现场集中评比”,评选委员会成员对日常发现的违规行为,现场拍照取证、按规定处罚,采取集中观看取证材料,现场打分方式,评比结果公之于众。

“最初,我们在执行村规民约的时候也遇到很多阻力,但决不能因为个人利益而放弃整个集体的规范,惩前毖后、以儆效尤非常关键!”据尤应均回忆,为了让村规民约从纸上落到地上,“长牙齿”的举措不得不逗硬,为此,村委当了几回“恶人”:有群众连续三年不听劝告,在村道两旁种植高杆玉米,严重影响交通安全,村委会不打招呼全部铲除;有养殖大户未按相关环保要求修建粪污设施,一次大雨后造成附近河流沟渠污染,村委责令其消除污染恢复原状,并罚款五千元纳入三资充公……

“自己参与制定的村规民约发挥了实效,促使大伙进一步遵守它、维护它,村子变得越来越美好!”金藏村村民詹治明告诉记者,“长牙齿”的村规民约规范了部分破坏公序良俗的不正之风,保护了绝大多数群众利益。

固本强基

村规民约更有公信力

“村集体经济强不强,是关系群众人心向背的大事,如果村党委一盘散沙,为群众办实事捉襟见肘,群众为啥听你的?”尤应均告诉记者,事实上,金藏村的村规民约早在2013年便基本成型,到2020年因村建制调整进行了第一次修订,由15条增加到16条。增加的一条,就是决定将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纳入村规民约,更好实现乡村善治。尤应均认为,这是让村规民约具有公信力的关键一条。

2019年,原双桥镇部分村和仁美镇合并为现仁美镇;2020年5月,金藏村和原隆兴村合并为现金藏村,实现了资源和人才的有机结合,也带来了辖区面积和人口陡然增加等形势压力,加大了管村治村难度。加之,原隆兴村党支部书记有丰富的工程建设经验,到金藏村担任副书记后,与尤应均一拍即合:决定通过发展村办公司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并以村规民约的形式将其上升为全村群众的共识。

在全体村民大力支持下,金藏村通过盘活资产资源、积极争取项目、创办集体公司“三大路径”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回收多处资产,重新以市场价发包,彻底打破粗放式管理壁垒,实现年增收3万元以上;实施土地整理、新修道路沟渠,提高土地综合利用和流转价值,实现年增收3万元以上;2020年6月,村集体注资50万元成立丹棱县鼎盛园林绿化服务有限公司,通过承接基础设施建设、园林绿化等项目,仅半年时间就实现创收20余万元。2021年更是承接完成1000余万元项目,为村集体经济创收110万元,较2019年增长10倍。村集体公司发展也带动了100余名村民务工,每年人均收入增加3万元。2022年,该村集体经济收益有望突破120万元,在丹棱县首屈一指。

“锅里有了,碗里就有。”在集体经济增收的红利影响下,2021年以来,金藏村村集体出资70余万元,新安装太阳能路灯102盏,黑化主干道路2.3公里,绿化道路2.5公里,通过亮化、绿化、美化行动“扮靓”乡村,有效治理了人居环境。

看着村里集体经济快速壮大,更享受到其带来的公共利益,群众对村规民约的坚守更加笃定。

“借力打力”

村规民约更具吸引力

“集体经济不断壮大,为我们的基层治理增添了不少砝码,当前,我们正在探索以村规民约为载体,进一步激活精细治理‘神经末梢’的新方法!”按照金藏村集体经济管理办法规定,村集体经济利润的30%将作为村民年终分红,而如何发挥这30%分红资金的杠杆作用,促进更加精细化的乡村治理,是摆在尤应均一班人面前的课题。

2022年初,一份名为《金藏村2022年村级治理“积分制”实施方案》出炉,金藏村将村规民约进行了又一次优化,并探索出一套更具吸引力的执行准则。该方案将村规民约与积分考核和奖惩挂钩,通过“表现换积分,积分兑现金”的方式,提高村民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引导村民自觉遵规守约,推动基层治理纵深发展,加快实现乡村振兴步伐。具体到操作层面,以“四个明确”让村规民约更具吸引力。

明确积分评定办法。把村规民约各项要求细化为积分事项,鼓励事项为加分项,禁止事项为减分项,制定积分评定办法,广泛征求村民意见,公示公开,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大会表决。

明确积分管理方式。村组成立考评队伍,制定“积分制”评分细则,明确遵纪守法、治安安全等10大方面、48项加分事项,以季度为节点,对照评分细则对每家每户开展测评打分,经汇总公示无异议,累计年底统一兑换。

明确积分应用规则。以200积分作为每户基础分,以当年村集体经济纯收入的30%作为分配资金,按照年底积分情况,以商品或货币形式进行分红。

明确“红黑榜”激励目的。设立“红黑榜”,对积分评定细则的加分事项列为“红榜”,将村规民约规定的禁止事项列为“黑榜”,通过实施“红黑榜”制度,引导村民对村规民约规定事项从“倡导性遵守”向“主动性遵守”转变。

乡村善治

村规民约更有向心力

“十年来,金藏村村规民约改版升级3次,真正实现了村规民约从无人问津的‘一张纸’到乡村治理的‘一把尺’的根本转变,真正实现了村规民约把群众‘喊得答应’的初衷。”据丹棱县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金藏村在基层治理过程中将村规民约的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是一个可复制的有益经验。

而作为该村的“领头雁”,尤应均体会到的变化,是一些并不起眼的小事情:村里基础设施建设占用群众果园、院坝甚至屋基,再没有一个群众找村委胡搅蛮缠,都是以集体利益为重,村委象征性给予一点补偿即可;县里的公检法、镇上的司法所等部门工作人员一年难得到村里来一趟,因为没有案子和官司要处理,群众之间总是有说有笑一片和谐;干群关系从以前见面招呼都不打的冷淡,到如今见面就被群众“洗脑壳”(意为打趣、开玩笑)的热闹……

随着村规民约在乡村治理中发挥巨大作用,金藏村由表及里,发生蝶变。村务运行更加高效,村风民风更加和谐,干群关系更加融洽。村规民约成为全体村民评判是非的“一把尺”,村民大会成为群众说事论理的平台,98%以上的群众矛盾纠纷在村级得到有效化解。金藏村先后获得四川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四川省卫生村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