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眉山市2021年公共文化和艺术工作现场会在仁寿县召开,市文广旅局和各区县相关人员参会。会上,县文广旅局作了《培养文旅能人助推乡村振兴》经验交流,丹棱县文旅能人培养工作受到市文广旅局和各区县高度肯定。近年来,我县大力培养文旅能人,助推乡村振兴。
一是赋能蓄势,奠定文旅能人培养基础。早在2004年,我县就被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称号,近年来,依托众筹民间文化院坝建设,已逐步打造出“大雅新农民·快乐新农村”“乡村村晚”等群众文化品牌活动,涌现出一批乡村文艺明星、直播带货网红、非遗传承能人、乡村旅游达人、文旅志愿者等多种类型的文化院坝骨干人才。在文旅能人带动下,群众自发组织文艺队编演节目,每年开展各类文化活动100余场,南山农耕文化大院的舞蹈《节节高 节节甜》参加了2021年全国“村晚”示范展示活动(四川展示点),被全国观众评为“我最喜爱的‘村晚’节目”“年味满满节目”,在乡村文化振兴方面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二是聚力成势,探索文旅能人培养途径。“丹棱县引导民间众筹文化院坝建设项目”成功申报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现已建成以作平文化大院为代表的100个文化院坝,全县文化院坝形成“一院一坝一品牌”。积极组织各级文艺名家到文化院坝开展培训,对文化院坝文艺作品、文艺队伍进行提升打造、强化训练。选派王作平到北京文化干部培训学院参加培训,组织其他人员到外地参观学习,陆续培养出以王作平、文德祥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文旅能人,大力促进了乡村文化振兴与发展。
三是顺应大势,完善文旅能人培养机制。市、县两级优先向文旅能人购买公共文化服务产品,大力激发文旅能人创作热情。近两年,我县累计投入资金260万元,向众筹文化院坝采购公共文化服务产品,鼓励文旅能人由“欣赏者”转变为“创作者、表演者”,充分发挥文旅能人服务效应,组织文旅能人积极开展公共文化设施管理维护、文艺队伍培训辅导等志愿服务工作,促进农村文化发展,提升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主动完善奖励机制,印发了《丹棱县民间众筹文化院坝动态管理办法》和《丹棱县民间众筹文化院坝提档升级工作方案》,完善了《丹棱县民间众筹文化院坝奖补办法》,鼎力支持文旅能人主动作为,提高文旅能人主动作为的积极性,促使文旅能人在开展服务过程中不断提升与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