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一)2020年部门预算编制说明
1.基本职能及主要工作
2.部门预算单位构成及概况
3.收支预算情况说明
4.财政拨款收支预算情况说明
5.一般公共预算当年拨款情况说明
6.一般公共预算基本支出情况说明
7.“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安排情况说明
8.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情况说明
9.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情况说明
10.其他重要事项的情况说明
目录(二)2020年部门预算公开表
1.表1.部门收支总表
2.表1-1.部门收入总表
3.表1-2.部门支出总表
4.表2.财政拨款收支总表
5.表2-1.财政拨款预算表(政府经济分类科目)
6.表2-2.财政拨款预算表(部门经济分类科目)
7.表3.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表
8.表3-1.一般公共预算基本支出预算表
9.表3-2.一般公共预算项目支出预算表
10.表3-3.一般公共预算“三公”经费支出表
11.表4.政府性基金支出预算表
12.表4-1.政府性基金“三公”经费支出表
13.表5.国有资本经营支出预算表
14.表6.政府采购预算表
15.表7.2020年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表
16.表8.2020年部门预算项目绩效目标表
丹棱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
2020年部门预算编制的说明
按照预算管理有关规定,目前部门预算的编制实行综合预算制度,即全部收入和支出都反映在预算中。
基本职能及主要工作
(一)主要职能
1.参与起草全县文化、广播电视、文物和博物馆、旅游发展等规范性文件草案,拟订政策措施和行业标准,并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负责本系统、本部门依法行政工作,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
2.组织推动全县文化事业、广播电视事业、非物质文化遗产事业、文物和博物馆事业、文化产业、广播电视产业和旅游产业发展,拟订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推进文化、广播电视、文物和博物馆、旅游领域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科技创新、信息化和标准化建设,推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
3.指导管理全县性重大文化、广播电视、旅游活动和文物保护与考古工作,指导全县重点文化、广播电视、旅游设施建设,组织全县文化和旅游整体形象推广,促进文化产业、广播电视产业、旅游产业对外合作和市场推广,制定旅游市场开发战略并组织实施,推进全域旅游。
4.指导管理文艺事业,推动艺术创作生产,扶持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导向性代表性示范性的文艺作品,推动各门类艺术、各艺术品种发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大雅文化传承发展。
5.负责公共文化事业发展,推进全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广播电视阵地和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和旅游富民工程,统筹推进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均等化。
6.组织实施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挖掘、保护和利用工作,负责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普及、弘扬和振兴,促进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
7.指导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市场发展,对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市场经营进行行业监管,推进行业信用体系建设,依法规范市场秩序。统筹推进全县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组织查处全县性、跨区域文化、广播电视、文物和博物馆、旅游等市场的违法行为,督查督办大案要案,维护市场秩序。
8.负责管理文化和旅游对外及对港澳台交流合作与宣传推广工作,代表丹棱县签订对外文化和旅游合作协定,组织大型文化和旅游对外及对港澳台交流活动,推动丹棱优秀传统文化和优质旅游产品走出去。
9.指导、协调广播电视重大宣传活动。负责对全县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进行业务指导和行业监管,会同有关部门对网络视听节目服务机构进行管理。推进广播电视与新媒体新技术新业态融合发展,指导实施广播电视行业技术标准,推进广电网与电信网、互联网三网融合。
10.负责文化、广播电视、文物和博物馆、旅游系统及市场安全生产工作的综合协调与监督管理。对文化旅游园区的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工作实施行业监督管理。制定职责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年度监督检查计划并组织实施。
11.负责全县文化、文物、广播电视、旅游事业统计等工作。
12.负责职责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生态环境保护、审批服务便民化等工作。
13.完成县委、县政府交办的其他任务。
14.职能转变。以人民美好生活为引导,统筹推进文化事业、广播电视事业、非物质文化遗产事业、文物和博物馆事业、文化产业、广播电视产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用好文化创意、科技创新和社会投资等新动能,促进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巩固旅游业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地位,提升文化软实力和旅游竞争力。
2020年主要工作
1.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1)推动民间众筹文化院坝建设可持续发展。健全完善制度,实现民间众筹文化院坝动态管理,新打造一批示范性文化院坝;加强民间文化能人培养,培育一批民间文艺队伍,优先购买民间众筹文化院坝服务;推动成立民间众筹文化院坝协会,完善“百企联百院”实施意见;创新举措抓好示范项目宣传推广。
(2)常态化开展各类群众文化活动。铺天盖地开展“大雅新农民·快乐新农村”“乡村春晚”“党群集中日”三大群众品牌文化活动。做好迎春文艺汇演、正月初一迎春游园活动、正月十五元宵节民俗文化大巡游、桔橙节文艺演出,“中国农民丰收节”、国庆节等广场文化活动,达到“天天有文化生活,月月有精彩表演,年年有主题活动”。
(3)抓好“两馆一站”免费开放。继续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县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持续开展各类公益培训,做好免费开放相关工作;加强乡镇综合文化站和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阵地规范化管理,按时按要求对群众免费开放;
(4)繁荣地方文艺创作。积极参加全市小品(小戏)作品大赛。编创一批歌曲、舞蹈、小品等地方原创作品,重点打造一批唢呐元素的作品。
(5)加强广电公共服务网点规范化管理。加快推进“高清丹棱智慧广电”项目建设,加强公共服务网点规范化建设与管理;提档升级广播村村响,实现智能化管理;加快推进广电民生工程,实现“村村通”向“户户通”转型;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确保安全播出。
2.推进非遗传承保护发展
加强非遗法律法规宣传,举办非遗主题日活动;继续深入调查县内非遗资源,完成《丹棱县民间民俗文化集成》资料的编撰、出版工作,建立非遗专题资源库;抓好唢呐艺术资料收集与影像记录,出台《丹棱唢呐艺术三年提升计划》,筹备唢呐艺术节活动;积极开展第五批非遗申报及县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工作;搭建非遗展示平台,鼓励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
3.加强文物保护开发
一是完善文物管理制度。完善属地管理、不可移动文物巡查监管、移动文物巡查监管和看护人员管理制度。二是抓好文物项目的申报实施。组织开展丹棱白塔、郑山·刘嘴摩崖造、龙鹄山片区文物保护规划方案编制,做好二龙庙、丹棱白塔、大雅杨氏墓等文物保护单位维修保护方案的实施。三是加强不可移动文物日常巡查监管。落实钥匙、密码双人保管制度,严格库房进出管理要求。四是加强文物法宣传。举办文物知识专题培训,组织入村普法活动。
4.打造精品文旅品牌
(1)建设大雅文旅综合区。依托“一堂一塔”(大雅堂、白塔),建设文化旅游示范园区。建设全域旅游服务中心暨大雅堂·白塔游客中心,升级打造大雅堂博物馆,启动大雅堂星火计划,创建大雅堂研学基地和文创中心,建设橘园新城,力争2020年创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打造为文旅融合发展示范点。
(2)建设大老峨生态度假区。整合“一山一廊”(老峨山景区、十里银杏长廊),老峨山资源国有化后迅速组建运营团队,以奔康大道为纽带,引导乡旅业态布局,打造岐山森林康养、黄金峡户外拓展基地、老峨后山禅养小镇等特色旅游产品,形成以老峨山景区为核心的大老峨生态文化旅游度假区。
(3)建设幸福山乡休闲旅游区。围绕“一村一湖”(幸福古村、梅湾湖),打造田园和滨溪特色游步道,开展公共艺术装置与泛博物馆设计大赛,建设泛博物馆,打造悬崖书居,引进高端民宿,打造“幸福与原乡共生”的幸福山谷;依托梅湾湖生态美景,引进社会资本方,打造省级旅游度假区。
(4)建设高端会节承办区。突出“一镇一园”(桔橙小镇、城市桔橙公园),积极承办国际国内重大会事、音乐艺术节会等。推进农旅、文旅、体旅融合,依托丹棱优势桔橙产业,创造丹棱“橙花季”城市旅游品牌,持续举办不知火(桔橙)桃花节,常态化开展水果采摘,创新开展大雅文化艺术节、山地马拉松、山地自行车赛等新兴节会活动,壮大会节经济。
5.激活全域文旅产业
(1)激活“心宿丹棱”精品民宿经济。布局“老峨山居”“幸福院子”“龙鹄精舍”“桃花美宿”四大民宿聚落。修订完善《丹棱县支持推动精品民宿发展的十八条措施》,开展莫干山、大理、青城山民宿专场推介会,打造环成都文旅经济带的民宿旅游高地。
(2)开发“幸福田园”特色康养经济。围绕“一村一湖”“三山四水”和优质生态农业,发展健康养老服务业,推进农产品“品质革命”,完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打造“观养胜地”“文养静地”“疗养宝地”“食养圣地”。
(3)开发“幸福丹棱”夜游经济。丰富城市夜游,依托丹棱河“一河两岸”,建设夜景地标性景点,增加创意路灯、夜间景观小品,发展夜市等夜间休闲场所,开发公园夜间活动。发展乡村夜游,以幸福古村先行,丰富创意夜景、夜间餐饮,开发萤火虫之夜、暗夜星空露营等创意乡村夜游产品。
二、部门预算单位构成及概况
丹棱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简称县文广旅局)属行政单位,县文广旅局部门下属二级预算单位2个,其中行政单位0个,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0个,其他事业单位2个。2019年年末总人数82人,其中:在职职工38人,退休人员31人,遗属人员1人,临聘11人,特殊讲解人才1人。
三、收支预算情况说明
按照综合预算的原则,县文广旅局所有收入和支出均纳入部门预算管理。收入包括:一般公共预算拨款收入;支出包括: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卫生健康支出、住房保障支出。县文广旅局2020年收支总预算565.19万元,比2019年收支预算总数减少237.18万元,主要原因是机构改革,县广播电视台2020年预算调整。
收入预算情况
县文广旅局2020年收入预算565.19万元,其中:当年财政拨款收入565.19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拨款收入565.19万元,占100%。
支出预算情况
县文广旅局2020年支出预算565.19万元,其中:基本支出513.44万元,占90.84%;项目支出51.75万元,占9.16%。
四、财政拨款收支预算情况说明
县文广旅局2020年财政拨款收支总预算565.19万元,比2019年财政拨款收支总预算减少237.18万元,主要原因是机构改革,县广播电视台2020年预算调整。收入包括:本年一般公共预算拨款收入565.19万元;支出包括: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422.48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57.64万元、卫生健康支出30.39万元、住房保障支出54.68万元。
五、一般公共预算当年拨款情况说明
(一)一般公共预算当年拨款规模变化情况
县文广旅局2020年一般公共预算当年拨款565.19万元,比2019年预算数减少237.18万元,主要原因是机构改革,县广播电视台2020年预算调整。
一般公共预算当年拨款具体使用情况
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422.48万元,占74.7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57.64万元,占10.2%;卫生健康支出30.39万元,占5.38%;住房保障支出54.68万元,占9.67%。
(三)一般公共预算当年拨款具体使用情况
1.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类)文化和旅游(款)行政运行(项)2020年预算数为325.93万元,主要用于:保障行政单位正常运转,用于行政运行方面的经费支出。
2.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类)文化和旅游(款)群众文化(项)2020年预算数为15.25万元,主要用于保障群众文化方面的经费支出。
3.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类)文化和旅游(款)其他文化和旅游(项)2020年预算数为25万元,主要用于保障其他文化和旅游方面的支出。
4.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类)文物(款)文物保护(项)2020年预算数为1.5万元,主要用于:保障考古发掘及文物保护方面的经费支出。
5.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类)文化和旅游(款)图书馆(项)2020年预算数为54.8万元,主要用于:保障事业单位正常运转,用于文化馆、图书馆方面的经费支出。
6.社会保障和就业(类)行政事业单位养老(款)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项)2020年预算数为37.87万元,主要用于:部门按规定由单位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支出。
7.社会保障和就业(类)行政事业单位养老(款)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缴费(项)2020年预算数为18.94万元,主要用于:部门按规定由单位缴纳的职业年金支出。
8.社会保障和就业(类)财政对其他社会保险基金的补助(款)财政对工伤保险基金的补助(项)2020年预算数为0.83万元,主要用于:部门按规定缴纳的工伤保险支出。
9.卫生健康(类)行政事业单位医疗(款)事业单位医疗(项)2020年预算数为17.75万元,主要用于:事业单位按规定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支出。
10.卫生健康(类)行政事业单位医疗(款)公务员医疗补助(项)2020年预算数为12.63万元,主要用于:部门按规定缴纳的公务员医疗补助经费。
11.住房保障(类)住房改革支出(款)住房公积金(项)2020年预算数为54.67万元,主要用于:部门按规定缴纳的住房公积金支出。
六、一般公共预算基本支出情况说明
县文广旅局2020年一般公共预算基本支出513.44万元,其中:
人员经费408.16万元,主要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绩效工资、奖金、社会保险缴费等支出。
公用经费105.29万元,主要包括:办公费、水费、电费、邮电费、印刷费、差旅费、维修(护)费、物业管理费、劳务费等支出。
七、“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安排情况说明
县文广旅局2020年“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数2.27万元,其中:因公出国(境)经费0万元,公务接待费2.27万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0万元。
(一)因公出国(境)经费0万元,较2019年预算持平。
(二)公务接待费2.27万元,较2019年预算下降40%。主要原因是机构改革,县广播电视台2020年公务接待预算调整。
(三)公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0万元,其中:购置经费0万元、运行维护费0万元。较2019年预算下降100%。主要原因是机构改革,县广播电视台2020年公车运行维护预算调整。
单位现有公务用车0辆,其中:轿车0辆,越野车0辆,其他乘用车0辆。
八、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情况及增减变化说明
县文广旅局2020政府性基金预算拨款为0万元。与2019年持平。
九、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情况说明
县文广旅局2020年没有使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拨款安排支出。
其他重要事项的情况说明
(一)机关运行经费
2020年,县文广旅局部门(含下属二级预算单位),机关运行经费财政拨款预算为513.44万元,比2019年预算下降138.76万元,下降21.28%。主要原因是机构改革,县广播电视台人员减少。
(二)政府采购情况
本单位2020年政府采购预算4.9万元,分别为台式计算机1.5万元;打印设备0.6万元;空调0.8万元;家具用具1万元;复印纸1万元。
上述物资采购主要用于日常办公运转。
(三)国有资产占有使用情况
截至2019年底,县文广旅局部门(含下属二级预算单位)共有车辆0辆,其中:县级领导干部用车0辆、一般公务用车0辆、一般执法执勤用车0辆、特种专业技术用车0辆、其他用车0辆。单位价值50万元以上通用设备0台(套),单位100万元以上专用设备0台(套)。
2020年部门预算安排车辆购置经费及单位价值50万元以上设备0万元。
(四)绩效目标设置情况
绩效目标是预算编制的前提和基础,2020年本单位按照“谁申请资金,谁编制目标”的原则,全部项目都编制了绩效目标,从项目完成、项目效益、满意度等方面设置了绩效指标,综合反映项目预期完成的数量、成本、时效、质量,预期达到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可持续影响及服务对象满意度等情况。
十一、名词解释
(一)一般公共预算拨款收入:指县级财政当年拨付的资金。
(二)事业收入:指事业单位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辅助活动取得的收入。
(三)事业单位经营收入:指事业单位在专业业务活动及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
(四)其他收入:指除财政拨款、事业收入、事业单位经营收入等以外的各项收入。
(五)上级补助收入:反映事业单位从主管部门和上级单位取得的非财政补助收入。
(六)上年结转:指以前年度尚未完成、结转到本年按有关规定继续使用的资金。
(七)基本支出:指为保障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发生的人员支出和公用支出。
(八)项目支出:指在基本支出之外为完成特定行政任务和事业发展目标所发生的支出。
(九)“三公”经费:纳入财政预决算管理的“三公”经费,是指部门用财政拨款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和公务接待费。其中,因公出国(境)费反映单位公务出国(境)的国际旅费、国外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培训费、公杂费等支出;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反映单位公务用车车辆购置支出(含车辆购置税)及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安全奖励费用等支出;公务接待费反映单位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含外宾接待)支出。
(十)机关运行经费:为保障行政单位(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运行用于购买货物和服务的各项资金,包括办公费、印刷费、邮电费、差旅费、会议费、福利费、日常维修费、专用材料及一般设备购置费、办公用房水电费、办公用房取暖费、办公用房物业管理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以及其他费用。
附件:县文广旅局2020年部门预算公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