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作思路
2020年,是我县迈入文旅融合发展新时代的“开局年”,文旅工作将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坚持“开放引领”“绿色发展”“共建共享”的发展理念,大力实施“旅游腾飞行动”,统揽全域,精彩领跑,打造中国美丽乡村典范,建设“大雅家园·幸福丹棱”
工作目标
2020年实现旅游总收入40亿元,接待国内外游客420万人次,开展各类群众文化活动1000场次,开展公益培训300场次,新建图书馆分馆3家,启动打造顺龙乡文旅特色小镇,幸福村、古井村、红石村、梅湾村旅游特色村庄,引进落地2家精品民宿,力争创建大雅堂文化旅游景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三、工作重点
(一)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1.推动民间众筹文化院坝建设可持续发展。健全完善制度,实现民间众筹文化院坝动态管理,新打造一批示范性文化院坝;加强民间文化能人培养,培育一批民间文艺队伍,优先购买民间众筹文化院坝服务;推动成立民间众筹文化院坝协会,完善“百企联百院”实施意见;创新举措抓好示范项目宣传推广。
2.常态化开展各类群众文化活动。铺天盖地开展“大雅新农民·快乐新农村”“乡村春晚”“党群集中日”三大群众品牌文化活动。做好迎春文艺汇演、正月初一迎春游园活动、正月十五元宵节民俗文化大巡游、桔橙节文艺演出,“中国农民丰收节”、国庆节等广场文化活动,达到“天天有文化生活,月月有精彩表演,年年有主题活动”。
3.抓好“两馆一站”免费开放。继续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县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持续开展各类公益培训,做好免费开放相关工作;加强乡镇综合文化站和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阵地规范化管理,按时按要求对群众免费开放;
4.繁荣地方文艺创作。积极参加全市小品(小戏)作品大赛。编创一批歌曲、舞蹈、小品等地方原创作品,重点打造一批唢呐元素的作品。
5.加强广电公共服务网点规范化管理。加快推进“高清丹棱智慧广电”项目建设,加强公共服务网点规范化建设与管理;提档升级广播村村响,实现智能化管理;加快推进广电民生工程,实现“村村通”向“户户通”转型;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确保安全播出。
(二)推进非遗传承保护发展
加强非遗法律法规宣传,举办非遗主题日活动;继续深入调查县内非遗资源,完成《丹棱县民间民俗文化集成》资料的编撰、出版工作,建立非遗专题资源库;抓好唢呐艺术资料收集与影像记录,出台《丹棱唢呐艺术三年提升计划》,筹备唢呐艺术节活动;积极开展第五批非遗申报及县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工作;搭建非遗展示平台,鼓励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
(三)加强文物保护开发
一是完善文物管理制度。完善属地管理、不可移动文物巡查监管、移动文物巡查监管和看护人员管理制度。二是抓好文物项目的申报实施。组织开展丹棱白塔、郑山·刘嘴摩崖造、龙鹄山片区文物保护规划方案编制,做好二龙庙、丹棱白塔、大雅杨氏墓等文物保护单位维修保护方案的实施。三是加强不可移动文物日常巡查监管。落实钥匙、密码双人保管制度,严格库房进出管理要求。四是加强文物法宣传。举办文物知识专题培训,组织入村普法活动。
(四)打造精品文旅品牌
1.建设大雅文旅综合区。依托“一堂一塔”(大雅堂、白塔),建设文化旅游示范园区。建设全域旅游服务中心暨大雅堂·白塔游客中心,升级打造大雅堂博物馆,启动大雅堂星火计划,创建大雅堂研学基地和文创中心,建设橘园新城,力争2020年创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打造为文旅融合发展示范点。
2.建设大老峨生态度假区。整合“一山一廊”(老峨山景区、十里银杏长廊),老峨山资源国有化后迅速组建运营团队,以奔康大道为纽带,引导乡旅业态布局,打造岐山森林康养、黄金峡户外拓展基地、老峨后山禅养小镇等特色旅游产品,形成以老峨山景区为核心的大老峨生态文化旅游度假区。
3.建设幸福山乡休闲旅游区。围绕“一村一湖”(幸福古村、梅湾湖),打造田园和滨溪特色游步道,开展公共艺术装置与泛博物馆设计大赛,建设泛博物馆,打造悬崖书居,引进高端民宿,打造“幸福与原乡共生”的幸福山谷;依托梅湾湖生态美景,引进社会资本方,打造省级旅游度假区。
4.建设高端会节承办区。突出“一镇一园”(桔橙小镇、城市桔橙公园),积极承办国际国内重大会事、音乐艺术节会等。推进农旅、文旅、体旅融合,依托丹棱优势桔橙产业,创造丹棱“橙花季”城市旅游品牌,持续举办不知火(桔橙)桃花节,常态化开展水果采摘,创新开展大雅文化艺术节、山地马拉松、山地自行车赛等新兴节会活动,壮大会节经济。
(五)激活全域文旅产业
1.激活“心宿丹棱”精品民宿经济。布局“老峨山居”“幸福院子”“龙鹄精舍”“桃花美宿”四大民宿聚落。修订完善《丹棱县支持推动精品民宿发展的十八条措施》,开展莫干山、大理、青城山民宿专场推介会,打造环成都文旅经济带的民宿旅游高地。
2.开发“幸福田园”特色康养经济。围绕“一村一湖”“三山四水”和优质生态农业,发展健康养老服务业,推进农产品“品质革命”,完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打造“观养胜地”“文养静地”“疗养宝地”“食养圣地”。
3.开发“幸福丹棱”夜游经济。丰富城市夜游,依托丹棱河“一河两岸”,建设夜景地标性景点,增加创意路灯、夜间景观小品,发展夜市等夜间休闲场所,开发公园夜间活动。发展乡村夜游,以幸福古村先行,丰富创意夜景、夜间餐饮,开发萤火虫之夜、暗夜星空露营等创意乡村夜游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