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25日至27日,四川省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工作推进会在广元市召开,丹棱县文广新局作了题为《创新开展“民间众筹文化院坝建设”,探索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新模式》的经验交流发言,受到与会领导和参会人员的一致好评。
近年来,丹棱县委、县政府按照市委、市政府“文化立市”战略要求,强力推进“文化名县”战略,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积极探索民间众筹文化院坝建设新模式,扎实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工作。2015年7月,丹棱县引导民间众筹文化院坝建设项目被文化部列为第三批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
项目申报成功后,在县委、县政府和市文广新局的领导下,县文广新局牵头,各乡镇、各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大力组织开展了示范项目创建工作,目前已完成50个民间众筹文化院坝的建设,将于2017年完成100个民间众筹文化院坝建设。
我县在创建工作中,主要抓了五个方面重点工作:一是积极出台政策,落实扶持措施。在鼓励自建、体现众筹的基础上,采取以奖代补、政府采购、委托管理等多种形式,对验收合格的文化院坝进行适当补助,落实相应的扶持措施。二是把握原则,规范建设标准。民间众筹文化院坝建设坚持免费开放、持久健康、服务群众原则,按照“四有四化”的标准,注重引入特色文化元素,全县文化院坝已形成“一院一坝一品牌”。三是因势利导,稳步推进。在工作中创新开展“政府引导、民间自办、社会支持”三位一体模式。四是典型引路,推动以点带面。积极指导丹棱县丹棱镇桂花村农民王作平、张场镇小河村农民文德祥在自己家中创办文化大院,打造成为永不关门的文化大院,成为丹棱县民间众筹文化院坝建设的示范典型。作平文化大院负责人王作平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文化志愿者、四川省十佳志愿者、四川好人等荣誉称号。五是对照标准,补齐短板内容。围绕创建标准,对全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提升,全面建成7个综合文化站和78个村(社区)文化活动室,设施设备配置实现全覆盖,新建成县文化馆,启动新建县图书馆。
丹棱县民间众筹文化院坝建设,推动了相关政策落实,探索出了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新模式,拓展了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促进了农村文艺人才的培养,自创文化品牌不断丰富,积极推动了丹棱县“大雅新农民•快乐新农村”群众文化品牌活动的开展,文化活动形成常态,有力促进了农村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