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体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部门动态 -> 县文广旅局 -> 最新动态 -> 正文
丹棱“非遗”亮相首届眉山樱花节
来源: 发表时间:2017-03-28 09:51 【字号:  

近日,2017年首届眉山樱花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在九巷十坊举行,我县“非遗”项目应邀参加主题日展演,现场舞龙表演、唢呐合奏、山歌对唱、车马灯表演、花灯表演、牛儿灯表演、民俗舞蹈轮番上演,热闹非凡。

舞龙俗称耍龙灯,是一种传统民俗文化活动。龙能给人们带来吉祥,由作平文化大院文艺队表演的开场舞《金龙闹春》,气势磅礴。在樱花节表演舞龙,希望能为眉山人民带来吉祥与安康。

丹棱有“唢呐之乡”的美誉,丹棱唢呐以其浑厚悠扬的声调、节奏明快的旋律演奏,展现了劳动人民喜庆丰收的宏大场面和喜悦的心情,被誉为名震巴蜀的金色旋律,当天由蔡丹唢呐文化大院带来的唢呐演奏《新村乐》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车马灯表演由于人员较多,一般在节庆、开业等大场合表演,它的表演就体现了两个字“闹热”。当天由万年村车马灯队带来的《庆丰收》,为现场增添了不少热闹气氛。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种水稻最辛苦的工作之一便是除草,人们在劳作的过程中逐渐发明了山歌,成为《薅秧调》,通过丹棱山歌展演,让更多人感受到一米一粥的来之不易。

丹棱花灯是眉山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来自大兴村和光明村的花灯队来为大家表演的花灯戏《英台歌》,“幺妹”和“花鼻子”的精彩表演,让观众品位了原汁原味的农村花灯。

牛儿灯是人们为了纪念耕牛为人类作出巨大贡献而创作出来的民间灯戏,丹棱牛儿灯是眉山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由宿场村和兴隆村的传承人为大家带来的牛儿灯戏《斗牛》,逼真的再现了田间劳作的场景。

锣鼓喧天,鼓乐齐鸣,一队传统的迎亲队伍走上台来。新郎胸戴红花、满面春风,新娘头顶红盖头,穿戴凤冠霞帔端坐于花轿之中,花轿旁,媒婆一路逗乐开道,其乐融融。当天金牛社区表演的民俗舞蹈《娶亲路上》,为观众展现了从说亲、相亲、订婚、娉礼、迎亲、送嫁、行礼、举行结婚等较为繁复的古代婚嫁习俗。

此次非遗展演活动,文广新局高度重视,积极组织非遗传承人编排节目,精心排练,力求完美。一百多名演职人员用纯真、质朴、原汁原味的表演赢得了观众阵阵掌声。

近年来,丹棱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大力开展非遗宣传和非遗传承培训,积极创编非遗文艺节目,搭建展演平台,积极申报非遗传承人和非遗项目等工作,有力促进了丹棱非遗的保护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