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结合实际扎实推动乡村旅游扶贫工作,充分发挥乡村旅游带动功能,促进贫困地区农民脱贫增收。
一是科学规划,精准帮扶。根据贫困村特色农产业、民俗文化、生态和区位等特点,全面分析资源优势,制定乡村旅游扶贫规划。同时强化对选派的第一书记的管理,掌握动态信息,积极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为联系村出谋划策,确保扶贫工作精准到人。二是改善设施,保障准入。提升和完善旅游道路、停车场、旅游厕所等服务设施,切实改善旅游业发展基础。改善旅游交通,确保旅游可进入性,形成旅游发展圈,依托沿路生态旅游资源,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助推脱贫攻坚。三是创新模式,培训助力。积极探索乡村旅游合作社的发展模式、带动模式,规范发展、创新发展,努力实现农旅结合、兴旅富民、精准扶贫。通过专题培训,进一步转变乡村旅游业主和从业者经营观念,提升服务质量和经营能力,助力乡村旅游扶贫。上半年,共组织培训3次,210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