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体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部门动态 -> 县文广旅局 -> 最新动态 -> 正文
乡村旅游六要素
来源: 发表时间:2015-07-16 17:41 【字号:  

发展乡村旅游,最忌讳是贪大求洋,追求“豪华”。乡土性是乡村旅游的核心,“乡土味”是最终的卖点。要保持乡土味,关键在于“舒适自然”和“参与体验”。游客来旅游,体验乡土味是目标,舒适性是保障,参与性是手段。要做好“吃住行游购娱”6 大方面,充分展现“乡土性”。

1、住:乡村旅游要乡土、民俗化

乡村旅舍的建筑风格和住宿环境应突出乡土和民俗特色,才能使游客住得舒心,体验到乡村情趣。要有别于城市酒店,也有别于风景名胜区的旅店。每一块砖,每片瓦,每一处细微的雕琢修饰,都应展现传统风格,体现乡土悠然气息。室内的装饰要立足当地的特色。可用如农家木床、扎花棉被等。装饰要有乡村情趣,如几串红辣椒、几个斗笠、特色剪纸,往往能让游客兴趣盎然、游兴勃发。

乡村旅舍的选址完全可以利用地方民居改建成乡村旅舍,一方面要保持原汁原味,同时要创造整洁卫生和舒适住宿的环境。除此之外还有通过选址新建乡村别墅、森林小屋等。

2、吃:餐厅分区功能化

与居家自用不同,游客用餐讲究舒适,乡村餐厅要根据接待能力购买一定数量的餐具和器皿:这些餐具不需追求高级精致,尤其避免与一般饭店的雷同。相反地,餐具要“粗”—些,“土”一些,如土钵陶盆等,这样才能体现浓郁的乡土味;同时,餐具应反映乡村旅游点的特色,与地方整体环境要协调。

餐厅出入门根据饭馆主题或当地乡土特色来布置,饭馆内部布置尽量运用农业及乡村特色物品装饰,饭馆场地布置要令人有温馨、愉悦、自在的感受,桌椅等的设计要人性化,用餐区的地板、桌椅及墙壁、天花板、灯饰、门窗要保持清洁,饭馆无论采自然光还是借助灼光,都要有明亮舒适的感觉,避免厨房嘈杂声与味道传人到餐厅用餐区。对厨房有着严格要求,保证厨房油烟不四处扩散、不污染餐厅,要安装换气扇、吹风机等设施,还要配备灭火器、黄沙等消防设施,一旦出现险情可马上解决。厨房的墙壁应平整光洁,无裂缝凹陷,经久耐用和易于清洁,以免藏污纳垢。

3、玩:设施布置人性化

乡村旅游游乐活动需要一定的设施,主要包括服务设施,如供游客休息及遮阳的亭、桌椅和烧烤设施、观景台等;装饰设施,如雕塑、铺装、景墙、栏杆、棚架等;照明设施,如广场灯、庭院灯、景观灯、草坪灯等。这些设施可就地取采,多用自然物,材质以乡土木材、藤质为好,与乡村旅游自然景观特色协调。

4、娱:休闲融入野趣化

乡村旅游要开发娱乐项目,可根据具体的开发可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进行选择。可集中体验野外拓展、农事活动、租赁农园、儿童游玩等乡村活动,参与性强,深受游客善爱。如利用知青集中的乡村建立“知青俱乐部”,开发知青回“家”游;利用水库、湖泊、鱼塘、河段等建立垂钓俱乐部;因地制宜地选择地段建设乡村高尔人训练场、野外射箭场、野外战争游戏场、遥控飞机场等。

5、游:人文景观情景化

乡村游乐活动的开发,有较多的备选资源。可分为自然资源、人文生活环境资源、农特产业资源和文化产业资源四大类。

自然资源

自然类资源包括:溪流、山丘、瀑布、树林、温泉、湖泊、老树、野生动植物、特殊地质、日出、夕阳等。

人文生活环境资源

人文生活环境资源有:吊桥、木梯、竹桥、水利设施、传统农村建筑、水坝、水塘、林道、梯田、庙宇、畜舍、纪念馆等。

农特产业资源

游憩活动可使用的农特产业资源主要有水果、蔬菜、花卉、苗木、农耕作物、野菜、药用植物、渔产品、产业活动( 耕田、收割、喂养、捕捞、农副产品加工等)、产业景观( 茶园、菜园、稻田、花园、果园、育苗场、养殖场、灌溉沟渠、喷灌、棚架、猪舍、鸡舍等)、产业工具设备( 扁担、斗笠、蓑衣、牛车、搬运车、农业机械、渔网、竹筏、水车等)。

文化产业资源

游憩活动可使用的文化产业资源主要有岁时祭典、生活礼俗、宗教信仰、饮食服饰、居住交通、狩猎、音乐、舞蹈、手工艺、绘画、传统戏剧( 皮影戏、布袋戏等)、神话传统、古迹( 遗址、占道老街、故宅、古井、古桥、废墟、旧码头等)。

6、行:标牌导视明朗化

标识类别的指引

按照功能,乡村旅游的标识可以分为:指引类、说明类与警示类三种。

1.指引类。指引功能的标识牌为游客指示行走方向和路线。设置地点常在容易造成混淆的分叉道附近,内容除了方向外,更应标示剩下路程、时间。若步道有较大的落差,则要标示所在海拔高度,以提供游客更为清楚的游览讯。指引类标识可以设置成可观、精致的类型。

2.说明类。说明类的标识,主要针对乡村旅游区内的特殊资源、景观,或是具有园区旅游资源整体分布的解说与导览功能。设置地点包括:重要入口处或主要步道交会点,或在特殊景物前设置,以解说该处景观的相关信息。

3.警示类。警示类标识对突发事件的预防有重要作用。设置要以红色醒目或可促使游客注意的标志,主要设置于可能危及游客活动安全的地点。

步道开发的人性考虑

便利的交通是乡村旅游成功经营的重要因素,是乡村旅游设施的重要一环。乡村旅游的交通建设,应确保游客能自由顺畅地通行,并且能给游客有趣的体验。

1.步道的设计。设计一条好的步道首先是要考虑安全因素,即要有足够的宽度、适当的斜度和只有耐久与防滑的表面装饰材料,此外还需有良好的景观、供行人休息的坐椅,步道周边的植物、铺面、水池、喷泉等景致也需精心考虑,以增强游览过程的美感。

2.行人空间大小。不同的活动,需要不同的空间大小。如为了在人群中便于轻易地移动而不致相碰,每人需1.2 平方米的面积,若小于此数,则行人在移动时会受到阻碍,且部分行人在走动时,需小心移动。乡村游道的宽度能供:二人穿越或并肩而行十八一般宽约1 米,而游客聚集区步道则应为2 米以上。

3.坡道与阶梯。坡道的设置比阶梯的设置限制少,斜率在5%以下的人行步道较适于步行。当地面高差大、空间小不适于设置坡道时,可采用阶梯。一般阶梯的最小宽度不少于1.2 米,宽度应大于人行道。阶梯至少三级以上,不可只设一级,以免游客不易看见而摔倒。此外,户外阶梯的高度为14 厘米~ 16 厘米,若斜率超过5%,须考虑特殊设计。

4.道路铺面。乡村旅游步道应做到表面纹理平滑、坚固耐磨,并具有防滑的功能、铺面材料可分为柔软、坚硬或混合三类,每类材料各有其优缺点。表面柔软材料的前期建造费用低,但后期维护费高,且残疾者不易使用、表面容易磨损等,因此可应用于行人流量不多的地方。如碎石、草皮、卵石、三合土等材料建设的路面。坚硬铺面,如沥青、混凝土、预制板等,建造费用高,但维护费低,同时提供平滑、坚实和规则的表面。坚硬路面可供车辆必要时通行,但乡村旅游区内不适宜大面积使用。综合柔软与坚硬材料的特点,在乡村旅游区核心地带,可考虑多样化的铺面设计,满足生产、观光、游乐等多方面的需要。

5、购:乡村特色旅游商品的选择开发应充分考虑游客的需求,在此基础上根据自身特点因地制宜发掘具有市场价值的特色商品,牢牢把握旅游商品的“乡土”性,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专,以满足客户的需求。乡村旅游商品的开发要注意艺术性、实用性、便携性、创新性和游客参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