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体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县委书记 -> 领导活动 -> 正文
溯源千年寻文脉 砥砺今朝铸文魂——《丹棱文库》编纂出版工作中期研讨会在四川大学举行
来源:丹棱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表时间:2022-06-16 09:28 【字号:  

为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莅眉视察指示精神,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古籍保护的相关要求,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搜集和整理丹棱县历代文人学者留下的众多彰显丹棱地域特色及历史风貌的著述,6月14日,在四川大学中华历史研究院举行了《丹棱文库》编纂出版工作中期研讨会。省社科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罗仲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何迎晓,县委书记郭红出席会议。

会议介绍了《丹棱文库》编纂背景,汇报了丹棱县古籍文献的收集、保护和整理研究工作情况,围绕《丹棱文库》编辑出版展开了深入研讨。

罗仲平指出

古籍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部分,作为国家珍贵的文化遗产,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要利用现代化手段和技术,加强古籍保护和整理研究,让古籍“活”起来,吸引更多的读者走进古籍,了解传统文化。

罗仲平强调

《丹棱文库》初步完成,这是丹棱历史文献的第一次系统梳理,展现了丹棱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彰显了丹棱县委县政府对保护地方传统文化的重视,对传承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决心,更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体现。《丹棱文库》设计框架,架构力大,内容丰富,整理规范标准,是一套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成果,是最大规模、最为全面、系统梳理丹棱历史的重要文献,是丹棱历史上的文化高地,《丹棱文库》起点高,编撰专家队伍强,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文化大礼,对促进丹棱文化事业的发展,提升丹棱知名度、美誉度,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何迎晓表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古籍典藏的保护修复和综合利用,深入挖掘古籍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丹棱县编撰《丹棱文库》是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古籍保护和综合利用的指示精神,体现了强烈的文化自觉和文化担当,是丹棱在新时代对大雅精神的传承和发展,希望丹棱秉承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原则,加强成果的转化,突出科技赋能,在弘扬传统文化中展现时代价值,发挥独有作用。

郭红表示

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眉山市视察时指出,“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我们要敬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要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治国理政的理念和思维,广泛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不能封闭僵化,更不能一切以外国的东西为圭臬,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近年来,丹棱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保存和传播丹棱历代学术文化成果,汇聚丰厚的丹棱文献,有力提升丹棱文化的美誉度和影响力,编纂《丹棱文库》,既是坚定文化自信,鉴古开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也是服务当下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需要。下一步,《丹棱文库》将积极吸取领导及专家的建议和意见,对内文页面及提要进行反复检查和校对,推动优秀传统文化有价值地转化,为探索建设“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实现精神文化共同富裕增光添彩!

“《丹棱文库》的成功编撰是一个创举,是文化上的一件盛事,以县级单位来做文化性质的百科全书,在全国、全省都是第一家,有着重要意义,这是丹棱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体现,在新时代走出了丹棱文化的新路子,这正是我们巴蜀文化的重要特点,就是追求卓越、追求时代潮流的前头、追求创新,丹棱是巴蜀文化的象征性的文化符号和文化地理标志,希望丹棱能更好发展,以《丹棱文库》为基础,加强对丹棱历史文献的收集,进一步为丹棱文化融合旅游服务,为文化创意产业服务,为乡村振兴、城乡文化复兴、民族文化薪火进一步服务。”四川历史学会会长、四川省社科院杰出研究员谭继和说道。据了解,《丹棱文库》一期出版内容丰富,种类多样,既有资政资治价值极高的地方史志和研究丹棱社会生态的学术著作,也有体现丹棱人文精神的诗文集子。南宋史学家李焘著《续资治通鉴长编》,是中国古代私家著述中卷最大的断代编年史。清代“蜀中才子”彭端淑著《为学》名篇,曾被习近平总书记原句引用。舒大刚教授也高度赞扬“丹棱是四川史学高地,书院文化发祥地,清代蜀学寻根之地”。“《丹棱文库》是一个文化盛事,是文献大县、文化旧邦的一个大型文化承载,这个文库里面收集了宋代以来丹棱地区史学的、经学的、文学的,还有地方史的各种资料,是一个非常精粹的、高水平的文献整理和出版工程,其中又以宋代史学著作,反映宋代历史的文献,例如李焘父子,就是非常珍贵,也是非常具有唯一性的,再比如《续资治通鉴长编》《中兴战功录》等等这些,给我们完整地呈现了宋代的历史文化,如果没有这套丛书的话,研究宋史就会有很多缺环,所以丹棱的史学可以跟眉山的千载诗书城并列并美,这里面有很多家族性的文化成就值得挖掘,家族的学术值得总结,进入清代之后,彭端淑这一家的家族文化也是当时四川的亮点,尤其是彭端淑对巴蜀的教育事业、人才培养是居功至伟,现在提倡地方文化建设和家族文化建设,丹棱都能提供全国一流的文化资源,我们也非常期待《丹棱文库》能够对我们丹棱当代的文化建设起到最直接的作用,同时对四川省、甚至对全国的县域文化建设提供榜样。”四川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大学古籍所所长舒大刚说道。

吴永枢、沈兴、李红兵、杨世龙等县领导出席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