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中国共产党眉山市第四届委员会第十八次全体会议举行,全会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创新发展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决策部署,审议通过《中共眉山市委关于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
日前,丹棱县委书记郭红就如何结合本地实际,突出丹棱特色,贯彻落实好眉山市委四届十八次全会精神,推动丹棱在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上勇争先、谱新篇,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
记者:市委四届十八次全会对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进行了系统谋划和全面部署,作为眉山西部的精致小城,丹棱怎样认识此次全会?
郭红:中央有部署,省委有要求,眉山有行动。立足“三新一高”,市委从高处谋势,以全会形式专题研究部署科技创新,提出了“建设现代化成都都市圈科创增长极”的目标定位,明确了“融入成都、融合产业、融汇服务”的发展路径,指出了“一体一带一城一区一市”的战略支撑和创新、产业、人才、创投、服务“五个生态圈”的具体办法,充分体现了市委服务国省战略全局的政治担当、引领眉山跨越发展的使命担当和务实重行奋楫勇进的实干担当。
记者:以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是眉山未来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未来一个时期内眉山经济工作的“靶心”。丹棱将如何立足县情实际,聚焦“靶心”,找准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
郭红:丹棱虽处在成都都市圈内,但基础较弱、平台欠缺、实力有限。立足县情实际,推动创新发展主要从三个方面着力:
一是以做优融合创新为主战场。
坚持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
农业上,推动农业产业链全要素创新,以品种创新筑强产业领先优势,以品牌创新推动产业向中高端延伸,以链式创新提升产业增值收益。
工业上,实施企业智能制造行动,引导支持重点企业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业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等,促进技术升级、设备更新、流程再造。如丹齿精工与省机械研究设计院共建全省传动件检测中心。
三产上,依托老峨山、幸福古村、雅韵宋街等文旅资源,通过业态创新、产品创新、场景创新,推动发展壮大。
二是以做强创新平台为主阵地。
主要将园区作为创新的孵化承载。
聚焦丹棱经开区,加快规划编制、扩权赋能和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探索“园区+平台公司”运营模式,增强集聚高端要素资源功能。
聚焦农业园区,着重抓好晚熟柑橘产业集群项目建设,用好专家大院、科技小院等,建强农业产业创新基地。
三是以做大创新主体为主抓手。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坚持“外引内育”双轮驱动。
一手抓招引,落地一批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产出效益好的重点产业项目,集聚整合更多创新资源;
一手抓培育,引导支持本土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行业领军企业合作,培育一批创新型头部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同时,探索建立灵活多样的创新型人才流动与聘用机制,为科技创新提供有力支撑。
记者:此次全会指出,要集约区域科创空间,共建成德眉资创新共同体,全力建成现代化成都都市圈科创增长极。对于“科创增长极”,丹棱将会有哪些新思路和新作为?
郭红:机遇千载难逢,抓住就能赢得未来。对于奋进发展中的丹棱而言,我们思路很明确,就是要紧扣市委赋予丹棱“绿色科创美丽经济先行区”定位,立足成都都市圈内唯一两个中心镇毗邻区县的优势,以蒲丹交界地带融合发展为牵引,深度融入成眉创新共同体。同时,精准对接国省市“十四五”规划,高质均衡布局教育、医疗、交通等公共服务设施,实施好亲民服务、安全饮水、燃气入户、农村公交、四好农村路“五个全域”,进一步优化科技创新硬件支撑。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蹄。为了更好的突出创新驱动在丹棱的引领作用,我们将着重加强党对创新驱动发展的全面领导,配套出台支持创新一揽子政策,健全突出创新发展的高质量发展考核体系,凝聚起丹棱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为眉山建设“现代化成都都市圈科创增长极”贡献更多丹棱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