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夜校”是新时期党校教育的重要延伸,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的有效手段,为满足广大农村群众求知求富求乐需求,张场镇结合实际,在17个村(社区)开办了“农民夜校”。
一、量体裁衣,着力需求细化。张场镇党委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农民夜校工作,要求各村结合本村实际成立“农民夜校”工作小组,明确村支书兼任夜校校长,从领导干部、技术专家中择优聘请夜校兼职教师,采取百姓“需要什么,我们就传授什么”的原则,利用农闲时间因地制宜开展各类培训。
二、学以致用,注重实践强化。结合村产业发展、劳动就业实际情况,以村为单位创建特色种养殖教学基地,根据农民的意愿,创建特色实践教学基地,组织学习种养殖技术,进行就业创业、农村电商、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实用技能培训,用现成案例示范带动村民致富奔康,让村民在致富的方法上“实”起来、理念上“新”起来。
三、双管齐下,助推效果优化。实行固定与流动课堂相结合,利用宣传车在全镇17个村(社区)巡回播放,搭建小喇叭“空中课堂”,将专业术语转化为群众话语;通过微博、微信群、QQ交流群等新媒体,定期发布农村党建、文明新风等信息,开设网络课堂,方便群众在田间地头收听学习,让农民在潜移默化中学到知识,润物无声。
截至目前,全镇“农民夜校”开展各类培训51期,培训群众800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