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明晰底数。组织镇村组三级力量开展蓝靛池全覆盖摸排,主要涉及三合村、岐山村、峨山村、大田坎村、廖店村、万年村以及锁江社区7个村(社区),共计223个,其中,三合村170个蓝靛池遗址相对集中,保存完好,后续实施台账式管理,做到位置分布清、保护情况明。二是落实巡守。召开2次专题部署会严格落实蓝靛池安全管理责任,充分借用“微网格”管理模式,明确管护主体、管护人员,强化人防、物防、消防管理,坚持每周至少巡护1次,坚决守住蓝靛池保护性开发底线。通过定期巡护,峨山村4月栽种的蓝靛已有一尺有余。三是赓续传承。启动编制蓝靛池保护性规划工作,做好蓝靛池遗迹修缮保护工作,投入8万余元用于蓝靛植物的试种、蓝靛池的清理以及周边步道建设,邀请6位传承人开展1次技艺讲述会,共同探讨出3大类传承蓝靛非遗文化路径,进一步推动制靛、靛染技艺产业化、商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