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仔细排查,摸清底数。依托各村、学校等基层组织采集数据,排查摸底6至26周岁处于失学、失业、失管状态的青少年。彻底摸清闲散青少年群体的数量、结构以及分布情况,为帮扶工作提供有力依据。
二是建立机制,结对帮扶。建立“一人一档”,实行动态管理。动员两代表一委员、机关干部、志愿者、大学生等作为“人生导师”,通过集中培训、印发青春护航行动手册等形式提高队伍工作能力,提升帮扶成功率。
三是分类帮扶,定期回访。将排查出的闲散青少年分为需救济、需扶持、需心理干预等类型,实行“四对一”结对帮扶模式。定期跟踪回访,反馈帮扶成果,确保帮扶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