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构建“1234”模式,增强党建引领能力。建立村党委为核心,自治组织、社会组织、群众组织等多元参与的1套乡村治理模式;依托“为学讲堂”“老革命课堂”2个课堂,切实增强党员党性意识;建立民生、产业、社会3张服务清单,做好村建制调整改革“后半篇文章”;实施入户听音、压担定责、找差补短、五带五做4大行动,提升党组织战斗力,筑牢坚强堡垒。
二是以三彭文化为魄,德润人心臻善治。建立党群集中活动、淑乡课堂、桂香红黑榜、道德超市、乡贤参事会5大平台,把以德治村、以文化人的软指标变为可量化、可考核的硬杠杠,让有德者有“得”、有信者有“荣”成为常态。
三是秉持端淑为治精髓,勇啃乡村治理硬骨头。围绕农村重点任务和问题短板,通过提升乡村“颜值”,厚植法治土壤,织密数字网络,答好人居环境、依法治村、智慧乡村三张答卷,打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场硬仗。
四是壮大集体经济,夯实治理物质基础。建立大学生(青年)创业孵化园,以资源化、产业化、公司化“三化”切入,通过做优、做强、做长产业链条,村级集体经济实现多极增长,年收入突破30万元,自身造血能力进一步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