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梅,女,汉族,27岁,丹棱县双桥镇团林村人,2014年从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学专业毕业回乡,现为丹棱县雅智诚家庭农场负责人并担任了团林村网格员一职。2018年被评为“眉山市高校毕业生创业明星”。
选择背后的心酸
父母外出务工时,李雪梅8岁,妹妹还不到6岁,她们从那个时候起就跟着爷爷奶奶,没有双亲的陪伴,吃惯了苦,见惯了离别,小小年纪的李雪梅就树立了这样的观念“家乡有钱了,才能留住父母”,她希望通过努力把家乡建设好,让更多孩子能够拥有家的温暖。所以在高考填志愿时,她背着父母偷偷改了志愿书,没有听从父母的意愿选择金融会计类专业,而是选择冷门专业“动物科学”,也没有选择在毕业后安安稳稳领固定工资坐办公室的安逸工作,而是选择毅然回到家乡,当起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最年轻的女农民”。
创业背后的机遇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安全、健康、营养、环保的食品越来越受到重视,市场对牛羊等草食家畜需求越来越大。羊肉鲜嫩味美,胆固醇含量低,营养丰富。经过一番思考,李雪梅决定利用好自己的专业知识当好“羊司令”,在张场镇陈嘴村2组陈书炯家羊场养殖黑山羊。
2016年下半年团林村扩建“大学生创业基地”,对大学生创业给予了许多的政策优惠,李雪梅感觉到机会来了,于是找到了村两委,介绍了她的基本情况以及产业发展思路,得到了村两委的大力支持,之后在各级单位部门及亲朋好友的帮助下,种植了脆红李50多亩。由于脆红李销路好、市场价值高,很快带动效应就显现出来了,形成了现在“梦李花乡”的美丽景致。
李雪梅感到,在张场陈嘴村和团林创业园的来回奔波消耗了自己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刚刚好,丹棱县就出台相关优惠政策,鼓励发展肉羊养殖产业,李雪梅看准时机,在创业基地申请了设施农用地,建起了占地3亩地的标准化山羊养殖场,可同时容纳肉羊600 头,年出栏300余头,经济收入达40余万元。
圆梦背后是执着
刚开始,养殖场在张场陈嘴村,种植基地在双桥团林,李雪梅每天骑着摩托车奔波于养殖场与种植基地之间,风里来雨里去,衣服不知淋湿了多少件,头发不知汗湿了多少回,不知夜里奔波了多少回。瘦小的她却从不知苦、从不说累。
水果种植也是一门技术活,一棵树需要下多少肥料、什么时候该打什么药,打多少?怎么修建枝?李雪梅刚开始一无所知。没办法,只能学习,她拜访了许多水果种植大户、走访了许多种植能手、参加了许多水果种植培训,逐渐懂得了水果种植的基本窍门。
成功背后是专研
300头山羊一起养殖,如何解决粪污、不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成了一个大难题。李雪梅多次找环保部门、农口部门找方案、学技术。现在养殖场的粪污通过发酵腐熟作为水果的有机肥,果树地里种草作为黑山羊的草料,既解决了污染又节约了成本,而且种出的水果品质更好,价格卖得也更高。
在创业获得一定成功后,李雪梅又发现盈利并不如想象的那么容易、那么丰厚,她沉下心来苦苦思索新的出路。主动找到母校的老师,就农产品经济发展取经,并吸取了在“中国创翼”创新创业大赛中其他选手的经验,她摸索出“种植+养殖+电商平台”的产业模式,建立了自己的微商城,通过社交零售平台大大增加了知名度和吸引力,脆红李和黑山羊的销售量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