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集中开展“五必送五必访”活动以来,丹棱县杨场镇坚持“四重四有”,1000余名党员干部、14名网格员,积极深入田间地头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服务于民,推动了“五必访、五必送”走访活动实际实效。
重顶层设计,确保走访活动有秩序。活动启动后,镇党委着眼全局,迅速召开党委会研究,制定细化活动方案,确保活动开展正常有序。迅速召开镇村干部工作会,安排部署活动开展,要求全镇党员干部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把切实解决好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维护镇村和谐稳定、助推经济发展作为活动目的,要求每个党支部、每名镇村干部至少为联系村、联系群众办1件实事。截止目前,全镇共为群众办实事13件,解决群众实际困难45个,惠及群众2000余人。同时,围绕秸秆禁烧、畜禽污染、防汛减灾等重点工作,统筹开展“送服务”活动。近年来,随着群众环保意识的提升,广大群众对大气、水、土壤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针对此情况,镇村干部整体联动,采取与农户签订畜禽粪便不直排承诺书、修建干湿分离池、纳入村规民约等方式,进行集中整治,并积极发动124名“红袖标”队伍力量,强化日常巡逻与查处力度,努力还老百姓绿水青山。截止目前,关停搬迁限禁养区养殖户3户,发现整改直排问题21个。为推动走访活动有序开展,由镇纪委牵头,定期不定期开展明察暗访,发现整改问题3个。
重领导带头,确保走访活动有标杆。今年3月,联系杨场镇的县委主要领导,亲自到我镇开展走访活动,慰问了建档立卡贫困户、务工返乡创业者、敬老孝亲模范、邪教教改人员、种植大户等5类代表各1人,为我镇党员干部作了表率。同时,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也多次带头进村入户,走访慰问贫困户20余户,解决群众实际困难6个,特别是对涉及4个村、9个组、400多户群众的大雅花涧土地租金涉稳问题,积极商讨对策,积极引导群众进行诉讼,把涉稳问题解决在基层,切实保障了群众的切身利益。镇党委班子成员采取包村分片的形式,带头开展重点人员、重点领域的全覆盖走访活动。4月17日凌晨,曾坝村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房屋失火,包村领导迅速带领消防、公安以及值班干部前往救火,积极组织人员疏散、物资搬迁以及人员安置,防止了人员伤亡,最大程度地减少了其经济损失,并积极协调落实了9500元的房屋修缮、生产生活等后续安置资金,解决了受灾贫困群众的实际生活困难。活动启动以来,8名镇党委班子成员共走访五类群众共78人,开展“五必送”共30余次,解决群众实际困难19个,惠及群众5000余人。
重问题导向,确保走访活动有实效。明确以实际实效为目的,坚持问题导向,整合各方力量,开展走访活动,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近年来,随着农村群众电器使用的普及,用电量增加,但群众的安全用电意识不高,导致农房失火案件易发、高发,针对此情况,镇党委迅速将此作为走访解决的重点问题,联合供电所,进行了全覆盖式的宣传与线路排查,采取群众自己购买用电保安器,供电所派电工免费上门安装的方式,对全镇500余户群众的电路进行了检查,并义务安装用电保安器300余个,切实提高了群众的安全用电意识,降低了因电路老化引发火灾的风险。同时,杨场镇作为农业大镇,有葡萄1.6万亩,多以散户露天种植巨峰为主,抵御天气、行情等风险的能力较弱,特别是去年,因天气原因,造成葡萄种植户普遍亏损。镇党委在充分调研和科学论证的基础上,邀请10余名农技专家、种植能手,组建技术指导队,采取农民夜校、现场答疑、田间实地指导、技能培训等方式,积极引导群众科学种植或改换品种,并通过专合社、葡萄协会等平台,提升镇域水果品牌,努力让老百姓的腰包鼓起来。据统计,已有千余亩露天葡萄转换为了大棚种植或改种柑橘,大大增强了抵御风险的能力。
重载体创新,确保走访活动有特色。以村(社区)为片区,以组为网格,成立13个走访工作组,实行“包片领导驻村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包户”网格走访模式,开展专项帮扶、特色服务、集中宣传等服务,实现走访活动全覆盖。依托各村(社区)每月一次的“党群集中活动日”,采取政策宣讲、文娱表演、技能培训、现身说法等方式,开展送方针政策、送法律法规、送优秀文化等活动,并收集社情民情、共商发展大计。今年以来,全镇各村(社区)共开展“党群集中活动日”26期,覆盖群众10000余人次,收集意见建议13条。同时,全面推行“排查建账+接单走访+解决销赃”形式,由组干部和网格员对“五类人员”进行全覆盖排查、建立台账,由镇村干部接单、分类走访,解决完成后逐一销赃。全镇排查出的300余名五类人员,全部交由102名镇村干部接单逐一走访慰问,帮助解决群众生产生活实际问题2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