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确定试点区域。率先在兴隆村启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人工湿地池试点工作,通过前期全面调查摸底,将临库临河临沟30米范围内涉及5个村民小组、210户农户确定为试点区域,梳理统计农户现有存量、修缮新建需求量。(2)因地制宜建设。坚持“科学、经济、实用、有效”四大原则,采取修缮与新建相结合的建设方式,分类建设了“三二一”样板池并投入试运行,确保变“废”为宝、能修尽修、用好存量,做到“质量坚持标准、选址因地制宜、规格适度调整、实用效果统一”。(3)严控建设成本。明确试点区域需修缮存量池46口、新建单户池140口、新建联户池12口,按照户均建设成本0.32万元的标准,采取农户自筹与财政奖补结合的方式,充分激发农户主体作用解决资金来源,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财政奖补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