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联系服务有制度。常态化实行“经开区干部联系包保服务企业”机制,全体职工分10个小组全覆盖包保服务企业,指导帮扶企业开展党的建设、经济发展、环保、安全、稳定等有关工作,实现“企业吹哨”干部“接招”“销号”。县委十五届八次全会召开后,立即组织经开区所有企业开展宣讲,紧扣“兴产、聚人、营城、惠民”,围绕百亿产业、百亿企业、百亿园区进行了重点解读和培训。指导帮扶企业开展经济发展、环保、安全、稳定等有关工作。
二是解决问题有力度。配合县发改局等部门落实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工作机制,定期摸排企业情况及融资需求,按标准初筛形成“申报清单”,12月初收集汇总15家企业融资贷款缺口超10亿元。积极“搭桥牵线”,创新金融服务,对接第三方服务公司10余次,争取到为企业提供融资、过桥、供应链等超常规服务。
三是帮扶服务有温度。配合做好中小微企业“贷款一件事”试点工作,广泛宣传和解读相关政策、指南,简化融资申报流程,做到一报通办。联合相关单位,先后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12场次,组织参招企业100余家/次,向社会提供就业岗位2400余个,现场达成就业意向1200余人。协调县教体局解决经开区6家企业高管人员11名小孩就近入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