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丹棱暴发了百年一遇的“7·22”特大洪灾,再加之今年新年伊始突发的新冠肺炎重大卫生公共性安全事件,丹棱的应急处置管理经受了严峻考验,暴露出了应急指挥不畅、物资保障不足、应急队伍战斗力不强等很多问题,筹谋建立完善的应急体系成为有效提升全县应急处置能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建立全县综合性指挥中心。为有效应对全县各类公共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事故,建议县政府规划选址,新建全县综合性指挥中心,作为县委县政府统一指挥场所。指挥中心包括急指挥场所、会商研判室、新闻发布室、值班室等配套设施,全面实现通讯、指挥、展示、监控、会议等功能。
(二)搭建全县综合性指挥平台。对现有各部门的指挥平台进行梳理,全县卫生防疫、森林防火、地质灾害、防汛抗旱、防震减灾、防灾减灾、雪亮工程、天网工程、小微天网、网格化平台、安全监管、环保监管、食品监管等各类平台,在保持现有状态的同时,全部接入全县综合性指挥平台(包括视频监控和运行功能),完善指挥调度、协同会商、辅助决策等模块,实现监测预警、指挥协调、救援处置、灾害事故评估等功能。
(三)健全统一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把应急物资保障作为全县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按照集中管理、统一调拨、平时服务、灾时应急、采储结合、节约高效的原则,尽快健全相关工作机制。积极对上争取资金,新建一所综合性应急物资储备库,对全县所有应急物资进行集中储备,对各部门现有应急物资统一进行收储。进一步明确应急物资采购机制,所有应急物资采购,由业务部门提出采购目录和技术要求,县发改局、县财政局会同业务部门进行统一采购,集中管理,避免物资重复采购和不能综合利用的问题。加强物资的使用管理,由县发改局、县应急局实行统一调拨、统一配送,推动应急物资供应保障网更加高效安全可控。
(四)建立高效的应急通讯网络。建立县乡村三级指挥信息网、卫星通信网和无线通信网,建成集有线网络、卫星通信网络、无线网络于一体的综合通信网络,实现应急指挥、决策信息即时传输,实现远程可视化、精准化调度指挥。县上配置综合性无人机,作为防汛、防地灾、防火、防地震、防疫和应急宣传综合使用。为每个乡镇配备卫星电话、4G高清布控球等,保障特殊情况下应急通讯。配备县乡村三级应急双模对讲终端,搭建定位系统和音视频回传系统,实现实时指挥调度。
(五)加强应急队伍管理。各业务主管部门根据业务工作需要,进一步修订完善应急预案,组建功能不同的应急队伍,平时加强对各应急队伍的教育管理和培训,配备必要的应急装备,开展实战化演练。在公共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发生后,各应急队伍由县政府指定一个部门,对所有应急队伍实行临时性综合管理和调度,单个个人志愿者也集中向指定部门报到。所有单位的人员力量请求,由指定部门进行统一派遣,应急队伍接受被派遣到的单位和乡镇的统一指挥和领导,各应急队伍不得擅自行动。
(六)建立被动宣传系统。乡镇区划调整之后,下一步合村并组之后,乡镇和村组面积进一步增大,人员不增加的情况下入户宣传难度增加。现有宣传手段,不管是电视、短信、微信、公示栏等,都是群众主动接受去看才知晓,不能扩大知晓面。流动广播的缺点在于又在流动,宣传内容又多,宣传效果并不好。建议建立群众被动接受宣传系统,在城区和农村居民小组,乃至农户家中,配备云广播(应急广播),定时宣传党的声音和县委县政府工作情况。如遇突发情况,县上直接调度指挥到村社区和点位,直接将声音和要求传达到每一个农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