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体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部门动态 -> 县统计局 -> 最新动态 -> 正文
凝心聚力促发展 奋力开创新局面 ——2018年丹棱县经济运行分析
来源:丹棱县统计局 发表时间:2019-02-11 15:51 【字号:  

2018年是贯彻十九大精神开局之年,是全面开启丹棱建设新征程的“落实年”,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认真落实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指导意见精神,深化“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聚焦“1162”总体工作思路,推进全县经济社会迈向高质量发展,市下主要经济指标均完成了目标任务。

一、经济运行合理平稳

2018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GDP)实现62亿元,增长8.1%,增速居全市第2,比去年同期回升3.3个百分点,比全国高1.5个百分点,比全省高0.1个百分点,比全市高0.5个百分点。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7亿元,增长4%,比去年同期下降0.1个百分点,比全国高0.5个百分点,比全省高0.4个百分点,比全市高0.2个百分点,增速居全市第1。第二产业增加值27.3亿元,增长9.1%,比全国高3.3个百分点,比全省高1.5个百分点,比全市高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22.9亿元,增长9%,与去年同期增速持平,比全国高1.4个百分点,比全省低0.4个百分点,比全市低0.5个百分点,增速居全市第5。

(一)农业生产形势稳定。全年农林牧渔总产值19.6亿元,增长4.1%。粮食总产量达到4.1万吨,增长0.2 %;油料产量0.7万吨,增长0.2 %;蔬菜产量 2.7万吨,增长0.3 %;水果产量17.2万吨,增长3.6 %。

(二)工业经济快速发展。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8%,比去年同期回升27.3个百分点,比全国高8.6个百分点,比全省高6.5个百分点,比全市高5.8个百分点,增速居全市第1。

(三)投资实现较快增长。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0.9亿元,增长12%,增速居全市第4,比去年同期回升24.7个百分点,比全国高6.1个百分点,比全省高1.8个百分点,比全市低0.7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性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1.1亿元,下降7 %,增速居全市第6,比全市低28.4个百分点;基本建设投资28.1亿元,增长24.4%,比全市高9.2个百分点;更新改造投资12.3亿元,下降23%,比全市低6.3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8.5亿元,增长73.9%,比全市高41.1个百分点。

(四)消费市场保持活力。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25.9亿元,增长11.8%,增速居全市第4,比去年同期回升0.1个百分点,比全国高2.8个百分点,比全省高0.7个百分点,比全市低0.2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面积6.87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3%,比全市低40.6个百分点,居全市第5。全县旅游收入32亿元,增长11.5%。全年外贸出口额达2592万美元,增长75.4%。

(五)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17973元,增长9%,增速居全市第4,比去年同期下降0.5个百分点,比全国高0.2个百分点,与全省持平,比全市高0.1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34.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31962元,增长8%,增速居全市第5,比去年同期下降0.7个百分点,比全国高0.2个百分点,比全省低0.1个百分点,比全市低0.2个百分点,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35.7%。城乡居民收入倍差1.78:1,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

(六)民营经济持续发展。民营经济增加值实现34.2亿元,增长8.2%,增速居全市第2,比去年同期回升3.2个百分点,占GDP比重55.1%,对GDP贡献率达60.6%。民间投资实现33.1亿元,增长8.1%,比全市低11.1个百分点,居全市第5,民间投资占全社会比重65%,比去年同期上升0.2个百分点,比全市高3.5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占比居全市第3。

二、经济发展亮点纷呈

(一)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2018年全年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8.9:44.1:37,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占比分别比去年同期下降0.3和0.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比上升1.2个百分点。第一、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9.5%、54.7%、35.8%,第二产业贡献率明显提升,比去年同期回升29.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下降22.5个百分点。

(二)经济质量明显提升。全年,规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38.6亿元,同比增长28.7%,实现利润总额8297万元,同比增长5.5%,38家规上企业有28家利润实现增长,盈利面73.7%。其中柯美特铝业实现利润436万元,兴晟锂业利润由去年亏损493万元转为盈利1231万元,燃气公司实现利润4088万元,3户企业实现的利润占全部规上工业的69.4%。全社会工业入库税金1.4亿元,同比增长20.9%。

(三)财政实力不断增强。全县地方公共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现3.9亿元,同口径增长8%,其中税收收入实现2.2亿元,增长7.4 %,税收占比56.7%。全社会存款余额89.4亿元,比上年增长10.9%,其中住户存款余额74.6亿元,比上年增长14.2%;全社会贷款余额32.5亿元,比上年增长11.2%。存贷比36.4%,比上年上涨0.1个百分点。

(四)基层建设扎实有力。全县深入贯彻全市统计基础“三年行动计划”,2个乡镇、8个部门、17家企业2018年顺利通过验收。6月省统计局巡视员倪方平一行莅丹检查统计基础规范化建设,获省局一行高度认可。7月代表眉山迎接全省住户调查基础质量检查工作,综合评分获全省第六。8月顺利通过市局名录库规范化建设达标验收工作,并推荐省级先进评选。2018年被市统计局评为全市统计综合工作一等奖、被市调查队评为全市住户调查工作一等奖,被省调查总队评为2018年全省居民收支调查工作先进单位。

三、发展压力不容忽视

(一)工业发展后劲不足,压力较大。一是企业停产时间长,生产下滑企业较多。目前,全县仍有4户企业处于停产状态(华天、建伟、瑞茂、康鑫化工),有19户企业累计总产值不同程度下降。二是新增后劲不足。38户规上工业,2018年退库1家,新入库仅山木森一家,但该企业全年产能仅2500万元左右,虽然目前申宇木业和宝力通正在申报入库,但增量均太小,对明年工业增长没有多大拉动作用。

(二)项目储备不容乐观,增速放缓。全县项目存在“四多四少”现象:小项目多、大项目少,意向性项目多、落地投产的少,技改类的项目多、新建工业类项目少,政府性投入项目多、民间性投入项目少。目前储备和新入库项目不足以支撑明年全年投资目标任务。2018年结转的投资项目共52个(其中5000万以上的16个,5000万以下的32个,房地产项目4个),结转总投资46.5亿元,其中2019年全年可报33亿元。1月无新入库项目。

(三)三产发展动力不足,亟待提升。一是“量少质弱”的形势依然存在。丹棱特色产业虽遍地开花,但多数为个体经营户、产业活动单位,属于小规模纳税人而入统受限,目前全县仅有蜀阳单采血浆和音乐派2户重点服务业企业,20户限上商贸单位(含9户企业、11户个体)。服务业企业培育比较缓慢,企业个数和占比在全市均处于最低,社消零增速仅靠限下部分抽样个体增速来带动,始终难以提升。二是对财政八项支出依赖较大。三产业行业中,财政八项支出经过近几年的高速增长后大幅回落,今年降幅达27.3%,比去年同期回落20个百分点,全县八项支出占三产的比重约为30%,此项直接拉低三产4个百分点。

四、凝心聚力再创新篇

2019年,丹棱发展站在一个新的历史台阶,面对经济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常态,丹棱县将进一步持续推进经济转型步伐,以“攻坚年”为主题,以发展为目标,奋力推进全县经济又快又好发展。

(一)强化目标意识,明确工作方向。始终坚持“转方式不偏离、补短板不放松、防风险不懈怠”原则,强化目标意识,按照市委、市政府年初的工作目标和项目工作要求,定计划、抓部署,谋划好全年工作。早立足、稳开局,确保实现“开门红”。

(二)突出工业发展,提升经济质量。目前经济增长对工业的依赖性较强,因此要继续保持工业的适度增长以支撑全县经济的快速发展。一要抓协调服务。加强企业运行监测,协调保障好企业电、气、运等生产要素需求,继续深入开展“两走一对接”活动,采取“一企一策”,有针对性地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推动企业发展。二要抓政策支持。积极争取国家、省、市项目资金支持,落实县级工业发展激励政策,鼓励企业全面生产。

(三)加快项目储备,促进投资拉动。一是加强项目储备。抓住“融入成都、同城发展”机遇,找准上级政策与丹棱县发展实际的契合点,继续按照“一编二争三招四干五统”的项目工作法,积极对上争取,努力将政策信息变成项目、变成资金、变成生产力。二是要加大项目跟进。对新签约项目从落地、开工、建设到投产实行全程跟踪、全程服务,及时协调解决好面临的问题,环环相扣稳步推进,早日形成新的动力。三是加快民间投资。受经济大环境影响,部分民营企业投资信心不足,处观望状态,各相关部门要营造良好稳定、健康有序的营商环境,当好政策落实的“执行者”“服务员”,让企业家有获得感、安全感,积极主动、专心专注地发展和壮大生产,提高民间投资的规模和质量。

(四)推进产业融合,加快三产发展。紧紧抓住生态资源丰富、农业产业基础好的产业优势,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利用丹橙现代果业公司和县内果业专合社等的带动作用,全面实施公司+农户+市场产销一体的发展路径,拓宽“农超对接”等销售渠道,加大“丹棱桔橙”的品牌保护力度,将“丹棱桔橙”引向高端产业,拓宽国内外市场。继续推进农业与旅游、文化、科技、养生的产业深度融合,形成生产基地、科技加工、农旅融合、休闲康养等相互支撑的产业融合体系。

(五)抓实经济普查,增强后劲保障。一是普查结果运用。2019年1-4月开展全国第四次经济普查,国家统计局将根据“四经普”结果,对地方生产总值(GDP)的总量进行调整,编制地方资产负债表,同时普查企业基本资料自动生成名录底册,作为2019年“四上企业”入库的先行条件。二是狠抓企业入规。加快项目和企业的培育、入统工作,重点关注申宇木业、宝力通、鼎立房地产公司、泰甜蜜果业销售、万万岁商贸有限公司等企业,条件成熟即申报入统,为经济发展添足后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