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体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部门动态 -> 县统计局 -> 最新动态 -> 正文
丹棱县2017年经济运行分析
来源: 发表时间:2018-02-09 10:15 【字号:  

2017年,面对依然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和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凝心聚力、迎难而上、改革创新,继续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全县经济平稳有序发展。

一、2017年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一)经济运行总体放缓。2017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GDP)实现57.9亿元,增长4.8%,增速居全市第五,比全国低2.1个百分点,比全省低3.2个百分点,比全市低0.5个百分点。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1亿元,增长4.1%,比全国高0.2个百分点,比全省高0.3个百分点,比全市高0.2个百分点,增速居全市第一;第二产业增加值26亿元,增长2.4%,比全市低0.5个百分点,增速居全市第五;第三产业增加值20.6亿元,增长9%,比全国高1个百分点,比全省低0.8个百分点,比全市低0.5个百分点,增速居全市第六。第一、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6.6%、25.1%、58.3%。三次产业结构比优化为19.2:45:35.8。

(二)农业生产形势稳定。全年农林牧渔总产值18.7亿元,增长4.6 %。粮食总产量达到79913吨,增长0.6%;油料产量6990吨,增长0.1%;蔬菜产量35061吨,增长3.3%;水果产量16.2万吨,增长4.3%。

(三)工业发展回落较大。全县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同比下降12.5%,比全国低19.1个百分点,比全省低21个百分点,比全市低13.1个百分点,增速居全市第六位。工业总产值36.9亿元,下降22%,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5亿元,同比下降18 %,收入上亿元的企业11户。全年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0.86亿元,同比下降66.1%。

(四)投资发展逐渐减弱。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现60.1亿元,同比下降12.7%,增速居全市第四,比全国低19.2个百分点,比全省低23.3个百分点,比全市低8.2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性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0.9亿元,同比下降22.8%,增速居全市第四,比全市低0.3个百分点;基本建设投资31.2亿元,同比下降2.4%,比全市低7个百分点;更新改造投资22.1亿元,同比下降24.8%,比全市高2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4.9亿元,同比下降20.4%,比全市低20个百分点。

(五)消费市场保持稳定。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2亿元,增长11.7%,居全市第一,增速比全国高1.5个百分点,比全省低0.3个百分点,比全市高0.5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面积8.9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7.3%,比全市低9个百分点,居全市第五。全县旅游收入28.7亿元,同比增长34.7%。

(六)财政金融运行平稳。全县地方公共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现3.59亿元,同口径增长5.4%,比全市高0.3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收入实现2.06亿元,下降3.1%,税收占比57.3%。地方公共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3.24亿元,下降27.1%。民生支出占比64.2%。

全县全社会存款余额80.58亿元,比上年增长7%,其中住户存款余额65.29亿元,比上年增长12.3%;全社会贷款余额29.25亿元,比上年下降0.6%。

(七)居民收入持续增长。2017年全县两项收入持续增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16495元,比上年增长9.5%,居全市第一,比全国高0.9个百分点,比全省、全市高0.4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29584元,比上年增长8.7%,居全市第二,比全国高0.4个百分点,比全省高0.3个百分点,比全市高0.2个百分点。

(八)民营经济发展放缓。民营经济增加值实现31.4亿元,增长5%,居全市第5,占GDP比重54.4%,对GDP贡献率达62.9%。民间投资实现39亿元,同比下降18%,比全市低2个百分点,居全市第四,民间投资占全社会比重64.8%,比去年同期回落4.3个百分点,比全市高7.9个百分点,居全市第四。

二、经济运行中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投资形势不容乐观。随着经济下行压力的加大,融资难等多种因素影响,投资者信心不足、投资意愿不强,各项投资继续回落,新开工、入库项目数量少、体量小根据目前在库项目情况测算,可结转到2018年的项目58个,剩余投资约13亿元,同比下降44.8%,其中工业性投资项目6.8亿元,同比下降23.8%。预计2018年一季度可报投资额仅6.6亿元,2017年1-3月固投(不含农户)完成19.6亿元,同比下降66.3%。若没有大的投资项目入库,今年一季度固投将会出现“断崖式”下滑,全年投资形势也将十分严峻。

(二)工业“开门红”压力较大。从全年看,今年工业经济形势将比2017年呈现稳中有升的向好态势,但“开门红”压力依然较大。一是历年“开门红”带来高增速高基数高压力,2017年一季度工业总产值高达16亿元。2018年第一季度要实现增长8%的目标,难度很大。二是无新增长点支撑。2017年底全县仅入库2家规上工业,除从柯美特建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划分单独成立的柯美特铝业有限公司外,实际仅利达华锐1家入规。

(三)三产经济回落明显。一是部分指标回落明显。财政八项支出增速、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商品房销售面积等多个指标逐渐回落,特别是八项支出回落较大,2017年全年下降7%,同比回落42个百分点,由于财政八项支出占三产的比重达35%左右,对三产增长影响较大。二是今年的“开门红”不容乐观。由于财政八项支出长期高增速导致历史基数较大,2017年一季度增速31.1%,要继续保持高增速状态压力很大。

(四)居民增收日趋放缓。一是近年来我县特色水果价格迅猛上升,2017年增幅高达40%以上,水果天花板价格将逐渐呈现,增幅放缓。二是由于我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长期居全市第一方阵,受高基数影响,收入增速压力加大。三是新评估办法冲击较大新增的10项匹配性指标占30分,从目前10个指标的完成情况和对2018年全年的预测看,固投、三产、金融等多个指标增速将会处于弱势,因此会拉低我县整体收入水平。

三、2018年工作建议

2018年继续坚持“转方式不偏离、补短板不放松、防风险不懈怠”原则,强化目标意识,按照市委、市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定计划、抓部署,尽早谋划好全年工作,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一)推进产业融合,促进全民增收。一是提升农业质量。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丹棱桔橙”的品牌保护力度,扩大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优质农产品的生产,提升果农标准化、规模化生产种植技能,大力提倡有机肥的推广使用,将“丹棱桔橙”引向高端产业,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二是提升旅游活力。充分利用好我县生态优势和旅游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服务,找准特色、做足亮点,将“吃、住、行、购”融为一体,全方位激发三产消费活力。三是提升就业指导。鼓励和支持自主创业,积极提供创业服务,强化技能培训,吸引农民工返乡创业,“以创业带就业,以就业促增收”。

(二)推进工业发展,提升经济质量。一要抓转型提质。继续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做好丹齿重组、陶瓷企业的技术改造和化工企业的关停并转,加快推进工业经济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二要抓政策支持。对环保已达标和“全域清洁能源”技改完工的企业,引导企业坚定信心、加快发展,同时用好、用活对企业的稳增长激励政策,鼓励企业满负荷生产。三要抓协调服务。深入开展“两走一对接”活动,加强企业运行监测和要素保障,采取“一企一策”,有针对性地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全力保障企业正常生产。

(三)推进项目建设,强化投资拉动。一要加快项目储备。目前在库项目投资额离全年目标差距较大,相关部门要早谋划早安排,加大“一编、二报、三跑、四干、五统”工作力度。二要加大项目督查。继续坚持“一月一推进、一季一盘点”的项目推进机制,继续坚持重点项目县级领导联系制、部门负责制,倒排工期,掌握项目建设进度,分析项目建设情况,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的问题,确保项目建设顺利开工,按期完成,按制度逗硬年终目标责任倒扣分制。

(四)推进企业培育,增强后劲保障。强化统计名录库、联网直报等“四大工程”建设,夯实统计数据基础,始终坚持“要有数,先入库”原则,坚持“储备一批、筹划一批、建设一批、投产一批”的发展思路,加快项目和企业的培育、入统工作,争取项目开工一个入统一个,企业成熟一家入统一家,不迟不漏,确保所有项目“应统尽统”,为全县经济的发展添足后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