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月,丹棱县社消零总额实现16.8亿元,同比增长11.8%,高于全市(11.3%)0.5个百分点,低于全省(12.1%)0.3个百分点,高于全国(10.4%)1.4个百分点。
一、消费品市场运行特点
(一)消费品市场保持活跃。今年以来,全县消费品市场一直保持活跃态势,丹棱桔橙量价齐升,产销两旺,丹棱乡村旅游活力迸发,全县8大类商品消费中7类商品零售额保持正增长。
1.刚性需求类商品。粮油、食品类增长9.0%,饮料类增长26.9%;穿类增长17.7%;用类增长42.3%。
2.居住类商品。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8.5%,家具类增长2.7%。
3.出行类商品。汽车类增长7.9%。
4.消费升级类商品。化妆品类增长5.2%。
(二)城乡市场差距逐渐缩小。1-9月,全县乡村市场实现零售额9.5亿元,增长12%;城镇市场实现零售额7.3亿元,增长11.6%。乡村市场增速高于城镇市场0.4个百分点,增速差距较上半年收窄0.3个百分点。
(三)批发零售占消费主体。1-9月,全县批发零售业实现商品零售14.4亿元,增长11.7%,占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5.9%,是消费品市场的主导力量。全县住宿餐饮业实现餐饮收入2.4亿元,增长 12.7%,高于批发零售业增速1个百分点。
二、目前需关注的问题
(一)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持续回落。5-9月,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分别为13.9%,13.4%,13.2%,12.2%,11.8%,呈逐渐回落态势。主要原因是吃类、用类、居住类和出行类四大类消费均呈现回落趋势。
(二)负增长企业增多。9月,全县限上单位当月负增长4户。负增长企业9月实现零售额849万元,较去年同期减少324万元,下降27.6%。
(三)限上企业占比较低。全市共有限额以上商贸单位459家,其中企业289家,占比63%。全县限额以上商贸单位21家,其中企业9家,占比42%,低于全市平均水平21个百分点,与其他区县相比比重偏低。今年截至目前,全县无新的商贸企业入统。
三、下一步工作建议
(一)加大企业入库申报力度。加强部门联动,抓好限上企业培育,做好符合条件的商贸类和电子商务类企业的清理与入库申报工作。
(二)加大旅游市场宣传力度。全县以幸福古村、老峨山等为代表的乡村旅游初具人气,但仍小散弱,留客量不足,要进一步加大乡村特色旅游的打造力度,以“乡愁”为主线,“尊重传统、适度开发、产村相融”为原则,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服务,找准特色、做足亮点,同时强化乡鹰游等丹棱特色旅游的引领作用,将“吃、住、行、购”融为一体,全方位激发三产消费活力。
(三)加大统计培训力度。一方面加强对企业统计人员的业务培训,进一步提高基层统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减少因统计人员业务不熟而导致的报表错误和基础支撑资料的缺失。另一方面认真落实统计数据质量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严禁虚报、瞒报、错报现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