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体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部门动态 -> 县统计局 -> 最新动态 -> 正文
开拓创新谋发展 砥砺奋进创新篇 —2019年丹棱县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来源:丹棱县统计局 发表时间:2020-03-09 09:16 【字号:  

2019年,全县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县委“136”发展思路,开拓创新、砥砺奋进,全力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县经济保持健康有序、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市下10项主要经济指标中,有7项增速居于全市前三。

一、经济运行稳中向好

2019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GDP)首次突破70亿元大关,达到71.4亿元,同比增长7.2%,比全国高1.1个百分点,比全省、全市低0.3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从18.9:44.1:37优化为18.1:35.2:46.7。

其中,一产业增加值完成12.9亿元,同比增长3.2%,分别比全国、全省、全市高0.1、0.4、0.2个百分点,拉动经济增长0.63个百分点。

二产业增加值完成25.1亿元,同比增长7.4%,分别比全省、全市低0.1、0.4个百分点,拉动经济增长3.26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增加值完成19.1亿元,同比增长11.3%,拉动经济增长3.8个百分点;建筑业增加值完成6.0亿元,同比下降5.3%,拉低经济0.54个百分点。

三产业增加值完成33.3亿元,同比增长9.1%,分别比全国、全省高2.2、0.6个百分点,与全市持平,拉动经济增长3.31个百分点。

(一)农业经济增速放缓。2019年,一产业增加值增速较上年进一步放缓,低于去年同期0.8个百分点;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1.4亿元,增长3.8%,低于去年同期0.3个百分点。其中,粮食总产量5.3万吨,增长1.4%;茶叶产量0.3万吨,增长5.6%;水果产量18.6万吨,增长7.7%。

(二)工业发展势头强劲。全年41户规上工业实现总产值45.4亿元,同比增长19.8%;实现营业收入42.8亿元,同比增长8.0%;增加值同比增长10.8%,分别高于全市、全省、全国增速1、2.8、5.1个百分点,增速居全市第2位。

(三)投资后劲不断增强。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实现57.3亿元,增长12.5%,比去年同期高0.5个百分点,分别高于全市、全省、全国0.2、2.3、7.1个百分点,增速居全市第2位。分行业看,第一产业投资下降61.7%,第二产业投资下降12%,第三产业投资增长48.3%,三次产业投资额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分别是3.3%、32.6%和64.1%。房地产市场需求旺盛,全年房地产投资完成12.7亿元,增长48.2%;商品销售面积实现12.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79%,增速居全市第一。

(四)消费市场趋于平稳。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28.6亿元,增长10.6%,分别高于全市、全省、全国0.1、0.2、2.6个百分点,增速居全市第2位。从经营地看,乡村高于城镇,城镇增速9.7%,乡村增速11.4%。从消费形态看,餐饮收入同比增长12.8%,商品零售同比增长10.2%,餐饮收入增速高于商品零售增速2.6个百分点。全县旅游收入36.9亿元,增长15.7%。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26300万元,下降15.6%,其中出口总额14756万元,下降13.5%。

(五)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 19770元,增长10%,与全省持平,分别高于全市、全国0.3、0.4个百分点,增速居全市第1位。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34.1%,优于去年同期0.2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34781元,增长8.8%,比全国高0.9个百分点,与全省持平,比全市低0.2个百分点,增速居全市第5位。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35.2%,优于去年同期0.5个百分点。城乡收入差距比为1.76:1,较去年同期1.78:1进一步缩小0.02个百分点,比全市收入差距2.02:1低0.26个百分点。

(六)财政金融高效运行。全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2亿元,同比增长10%,高于全市0.8个百分点,增速居全市第2位;其中税收收入2.1亿元,同比下降2.9%,税收占比50.9%。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2.4亿元,增长10.1%。12月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12.5亿元,同比增长25.9%;金融机构贷款余额44.1亿元,同比增长35.7%,存贷款余额增速28.7%,三项余额增速均居全市第1位。

二、经济发展亮点突出

(一)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我县充分利用“四经普”成果,三次产业结构优化为18.1:35.2:46.7,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占比分别比去年同期下降0.7和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比上升9.7个百分点。第一、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8.7%、45.1%、46.2%,三产占比近十年来首次超过二产,拉动经济增长3.3个百分点。

(二)新增企业贡献突显。工业方面:申宇木业、山木森、宝力通、澳力鑫等4户新增企业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6亿元,净增量1.6亿元,同比增速156.4%,对工业增加值增长的贡献率20.9%,拉动工业增长2.7个百分点。服务业方面:大雅家园劳务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81万元,对非营利性服务业的贡献率66%,拉动三产业增长0.9个百分点。

(三)乡村振兴成效显著。全县紧紧抓住争创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县的有利契机,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夯实产业基础,培育“富美”产业,全县一产业增速、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均稳居全市第一,以全省第五名的成绩成功列入创选公示名单,为打造中国美丽乡村典范夯实基础。

三、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工业效益持续走低。2019年全县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速较好,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企业效益持续低迷,主要指标回落明显。一是营业利润下滑严重。12月,兴晟锂业亏损上亿元,造成全县规上工业营业利润由11月盈利4266万元转为亏损7729万元。41户规上工业企业,有12户亏损,亏损面达29.3%。二是营业成本持续增加。全县规上工业营业成本38.5亿元,同比增长10.7%,比营业收入增速高2.7个百分点;每百元营业收入成本89.9元,同比增加2.2元。三是停产企业影响较大。宏源包装、华天陶瓷、祥瑞陶瓷、华天化工、康鑫化工等5户企业因市场、管理等原因长期停产,停产户数占规上企业户数的12%,对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较大。

(二)项目储备不容乐观。2019年结转下年且投资额在5000万元以上项目(不含房地产)仅9个,分别为有大创新园(二期)、四川容川饲料公司年产15万吨生产线、希尔亚铝业新型环保材料等。2020年1—2月新申报入库项目为零。同时项目产业投资发展不平衡,2019年全县第一、二产业投资额明显减弱,同比下降61.7%、12%,特别是一产业投资占比仅3.3%。

(三)第三产业支撑不足。一是“小散弱”特点依然明显。2019年全县在库限额以上报表单位共22家(企业11家,个体11家),体量小、总量少,限上零售额占比仅11.2%,比全市低17.3个百分点,对社消零总额增长的贡献率为19.5%,存在“小马拉大车”的现象。二是网上销售成果难以体现。据统计,进入我县电子商务创新创业孵化园企业达到80余家,全县有一定规模的网店、微店超过2000家,2019年电子商务销售农产品销售额达5.5亿元,但由于电商行业大多为个体或小规模纳税人,不符合入规入统条件,目前限上电商企业仅悦果农业、泰甜蜜供应链2家,网上销售成果没有真实体现,不能全面客观反映全县经济发展成果。三是规上服务业结构单一。目前全县仅4家规上服务业(含今年2月入库的鸿祥劳务),其中直接用于核算GDP的其他营利性服务业3家(音乐派、大雅家园劳务服务、鸿祥劳务),另有1家卫生类服务业;由于结构比较单一,而GDP核算方案每年都在调整变化,若不提早谋划,多点培育,将不能全面反映我县服务业发展状况。

四、下一步工作建议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是县委“136”发展思路落地落实的“项目攻坚年”,全县上下要凝心聚力,众志成城,锁定目标,全力攻坚,开创打造中国美丽乡村典范、建设“大雅家园•幸福丹棱”新局面,全县经济发展既要实现质的稳步提升,又要确保量的合理增长。

(一)紧盯目标谋举措。受中美贸易战、新冠肺炎疫情等多种不利因素叠加的影响,今年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巨大,但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只要我们变压力为动力、善于化危为机,就能够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各项指标牵头部门要对照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积极谋划好、分步实施好全年工作,保亮点、补短板,确保全面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二)紧盯项目促发展。一是抢抓机遇跑项目。抢抓疫情防控期间及结束后国家及省市加大卫生基础设施等项目投资和财政金融政策支持机遇,聚焦卫生、公路、市政、水利、旅游、农业产业、环境治理等精准发力,认真包装、申报、储备一批项目,争取挤进省、市盘子。通过争取上级补助资金来促进丹棱高质量发展。二是签约项目抓推进。做好资金、土地等要素保障和优质政务服务,加快推进我县首个百亿元旅游项目“幸福古村•齐乐桃源”国际旅游度假区、高性能复合材料制品项目、四川丹齿精工科技等项目建设,争取早日建成投产。

(三)紧盯工业稳增长。一是做好存量企业复工复产。抓好上级出台的财政贴息、减税降费、缓缴税款、金融政策以及《丹棱县支持中小企业共渡难关的十三条措施》等政策的落地落实,帮助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在全力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同时,进一步推动企业满负荷生产,确保经济健康有序发展。二是积极推招优引强。全力推进“工业强县”战略,抓住“融入成都、同城发展”的千载机遇,丰富招商手段,提升招商质效。紧跟新能源汽车、建设LNG铁路物流园、净化设备生产基地建设等项目的跟进签约,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四)紧盯三产补后劲。一是充实限上商贸力量。尽管我县2019年限上商贸单位入库净增7户(企业2户,个体5户),但全县限上户数占总量比重,仍低于全市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今年要加强对天际水果、羊羊得益、葡萄园等拟入库企业的走访指导,力争年底前入库,全面反映全县商贸发展成果。二是加强三产核算监测。目前我县财政八项支出占三产的权重达到28%,据了解,2020年GDP核算改革方案中(目前国家正式方案还未印发),将用“四下非私营”单位的从业人员和劳动报酬代替财政八项支出。全县“四下非私营”单位共147家(均为行政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占比大、涉及广、任务重,县统计局将密切关注核算变化情况,一旦上级方案出台,我局将与相关部门密切相关,做好相关数据报送,为三产核算提供有效支撑。

附件:2019年市下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对比表

序号

指 标 名 称

单位

牵头 单位

市下目标

2019年1-4季度完成情况

确保

力争

丹棱

东坡

彭山

仁寿

洪雅

青神

全市

全省

全国

总量

增 速(%)

增 速(%)

排位

增 速(%)

排位

增 速(%)

排位

增 速(%)

排位

增 速(%)

排位

增 速(%)

增 速(%)

增 速(%)

1

GDP

亿元、%

发改局

8

8.5

71.4

7.2

5

8.0

1

7.8

2

7.3

4

7.2

5

7.4

3

7.5

7.5

6.1

2

一产业增加值

亿元、%

农业农村局

3.8

4

12.9

3.2

1

2.9

5

3.0

3

3.0

3

3.1

2

2.8

6

3.0

2.8

3.1

3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

经信局

9.3

9.8

\

10.8

2

14.1

1

10.3

3

6.5

6

8.8

4

8.6

5

9.8

8

5.7

4

建筑业增加值增速

亿元、%

住建局

5.5

6

13.9

-20

6

21.1

4

28

1

20.3

5

25.1

3

27.3

2

20.5

\

\

5

三产业增加值

亿元、%

三产办

9.8

10.4

33.3

9.1

3

9.1

3

9.5

1

9.0

5

9.0

5

9.2

2

9.1

8.5

6.9

6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亿元、%

发改局

8

10

57.3

12.5

2

10.9

3

0.2

6

24.5

1

8.9

4

3.4

5

12.3

10.2

5.4

7

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亿元、%

财政局

6

4.21

10.0

2

10.0

2

10.0

2

12.5

1

10.0

2

10.0

2

9.2

\

\

8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元、%

农业农村局

9

19770

10

1

9.9

2

9.8

4

9.9

2

9.7

5

9.6

6

9.7

10

9.6

9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元、%

人社局

8

34781

8.8

5

9.2

1

9.1

2

8.9

4

9.0

3

9.0

3

9.0

8.8

7.9

10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亿元、%

市场监管局

10

10.5

28.6

10.6

2

10.6

2

10.9

1

10.4

5

10.4

5

10.5

4

10.5

10.4

8


三次产业占比

%

18.1:35.2:46.7

11.5:39.4:49.1

8.9:46.1:45.0

19.3:36.4:44.3

15.5:28.7:55.8

12.5:40.4:47.1

全市:14.4:38.2:47.4

:10.3:37.3:52.4

全国:7.1:39:53.9

2019年市下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对比表

备注:建筑业增加值全市各区县数据未返,表格填报的数据是建筑业总产值增速及排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