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丹棱县围绕市委“打造中国美丽乡村典范”的新定位,以绿色发展理念引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突出抓实乡村振兴工作。一季度,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继续保持稳中有增的良好发展态势,农村居民收入持续提升。
一、总体情况
一季度,全县一产业总产值实现3.5亿元,同比增长3.2%。增加值实现2亿元,占GDP的18.3%,同比增长2.9%,高省、市平均水平0.1个百分点。从产业内部结构看,种植业增加值0.8亿元,增长5.8%,占比40%;畜牧业增加值1亿元,增长0.1%,占比50%。一季度畜牧业占比最大,其次为种植业。
二、运行态势
(一)农作物播种面积稳定、长势良好
2019年,小春农作物播种面积8.8万亩,与去年持平,其中:粮食播种面积0.1万亩,同比增长1.2%;油料作物播种面积6.6万亩,与去年持平;蔬菜播种面积1.1万亩,与去年持平。今年全县气候适宜,小春农作物生长情况良好。
(二)畜牧业生产总体下滑
一季度,全县生猪出栏4.6万头,同比下降5.3%;肉羊出栏0.4万头,同比增长4.6%;家禽出栏47.7万只,同比增长4.8%;禽蛋产量0.2万吨,同比下降3.3%。肉类总产量0.4万吨,同比下降3.2%。
(三)林业、渔业生产快速发展
造林绿化持续推进,一季度育苗55亩、造林面积1600亩、零星植树18万株。
渔业生产健康快速发展,一季度水产品生产总量1200吨,同比增长5.7%,其中鱼种投放量390吨,养殖水面10880亩。
(四)农民收入稳步增加
一季度全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390元,增长9.6%,其中:工资性收入2621元,增长1.0%;经营净收入2258元增长14.8%;财产净收入132元,增长32%;转移净收入379元,增长47.5%。
二、主要问题
(一)一产业增速呈回落趋势。一季度,全县一产业增加值增速虽高于全省、全市,但与去年同期比回落0.2个百分点,与去年全年比回落1.2个百分点,差确保目标1个百分点。主要原因,受非洲猪瘟影响畜牧业回落明显,一季度在全省、全市生猪出栏总体下降的趋势下,全县生猪出栏同比下降5.3%。按照核算要求,在四个季度中,全县一季度畜牧业增加值占比最高,约50%左右,其增速高低对一产业增长起决定作用,一季度受生猪出栏下降影响畜牧业增加值增速仅0.1%,虽然今年水果量增价高,对一产业增长拉动不强。
(二)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全县的农产品产销方式主要以初级农产品为主,农业产业化水平总体发展水平不高,缺乏规模大、带动力强、外向化程度高的农业龙头企业。
(三)生猪发展存在诸多制约因素。一是猪的平均防疫费用,劳动力成本上升,生产成本不断增加,预期收益不明朗。二是疫病风险大,养猪户恐惧心理依然很重。三是生猪价格暴涨暴跌,生猪生产大起大落,让养殖户摸不准市场行情。
三、措施建议
(一)抓实抓好当前农业生产。做好病虫害疫情防治工作,组织农业科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深入生产一线,普及病虫害基本防护常识及防治方法,早发现、早预报、早防治,把病虫害对农作物的危害降到最低,确保小春丰收。
(二)加强培训指导,强化监测预警。加强技术培训力度,增强养殖户的科学管理、疫病防控意识。加强畜牧业生产监测预警,完善市场监测和预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