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协调配合,整体联动,进一步提高财政审计的效率和效果。审计机关上下联动,资源整合,及时沟通信息,实现信息共享。地方审计机关查出问题属于上一级问题将情况上报,属本级问题由本级审计机关依法处理。上级审计机关在审计中发现与下级财政相关的情况,也及时通报给下一级审计机关,真正建立全方位的监督协调配合机制。
二是明确目标,准确定位,进一步发挥财政审计高层次的作用。审计目标必须适应财政体制的变革,要在监督财政收支的真实、合法的基础上,逐步向财政收支的效益性上转变。通过审计,促进财政部门树立效益的观念,建立和完善适应公共财政体制要求的财政支出效益考核评价体系,使预算执行审计目标真正向效益性转变,充分发挥预算执行审计的高层次的作用。
三是多管齐下,完善制度,进一步实现财政审计的规范化。一方面要加强法制的建设,用法律管住领导干部干涉审计查处问题,确立审计监督在国家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另一方面要通过制定规定、规章、规范性文件来弥补法律体系不足,与相关部门法律法规的衔接,建立预算执行审计协查制度,做到信息资源共享。
四是强化措施,加强培训,进一步提高财政预算执行审计人员的素质。首先要加强财政审计业务培训,充实审计人员知识,开拓视野。其次建立审计专家库,从各行各业遴选行业专家,把专家纳入审计人才库中,为绩效审计提供专业支持。最后要选择一些成功的财政审计实例,进行总结和归纳,提升审计人员思维能力,适应新形势下财政审计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