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一种常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慢性气道疾病,其特征是持续存在的呼吸系统症状和气流受限,通常与显著暴露于有害颗粒或气体引起的气道和(或)肺泡异常有关。
一、慢阻肺的危害与高危人群
慢阻肺的危害:慢阻肺会使心脏血管疾病发病倾向增高,全身软弱乏力,容易发生骨质疏松,可能出现抑郁症、焦虑症和睡眠呼吸障碍。
慢阻肺的高危人群:对于大多数男性来说,95%以上是吸烟引起的,而女性患者大部分是因为吸入生物燃料燃烧产生的烟雾和烹调的油烟导致,遗传、职业暴露、反复的呼吸道感染等也是慢阻肺的危险因素。
二、慢阻肺的症状与诊断
(一)慢阻肺的临床症状
早期:咳嗽,呼吸困难,乏力,咳痰。
晚期:体重下降,食欲减退,焦虑,咳脓痰。
后期:低氧血症,心源性心脏病,高碳酸血症,右心衰竭。
(二)如何诊断慢阻肺?
肺功能检查是慢阻肺诊断的"金标准",临床上会结合患者的症状、危险因素、肺功能检查、影像学检查等进行诊断。
慢阻肺患者在早期往往没有明显的症状,通过肺功能检查可以早发现、早治疗。
三、如何预防慢阻肺?
1.吸烟者尽快戒烟,非吸烟者避免二手烟暴露。
2.预防婴幼儿和儿童期的呼吸道感染。
3.减少职业粉尘及有害气体的暴露。
4.减少室内外的空气污染暴露。
5.接种肺炎疫苗和流感疫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