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春交替时,气温变化大,人体免疫力易受影响,容易感染传染病。请广大群众继续做好各类疾病的防控。
一是呼吸道传染病,包括流感、普通感冒和水痘。其特点如下:
流感特点:流行性感冒,俗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传播,具有传播速度快、传染性强的特点。全身症状明显,主要表现为高热、头痛、疲倦乏力,全身肌肉酸痛等。
普通感冒特点:由多种病毒引起,症状较轻,上呼吸道症状明显,如鼻塞、流涕、咽痛等。
水痘特点: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症状为发热和皮疹。传染性强,患者自出疹前1-2天至疱疹完全干燥结痂期间均有传染性。人群普遍易感,好发于儿童,易引起学校、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出现暴发疫情。
防控措施——保持良好卫生习惯。注意手卫生,饭前便后、外出返回家中应洗手。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居家和工作场所做到每日开窗通风2-3次。出入人群密集且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时,坚持佩戴口罩。
加强自我健康监测。如出现发热、咳嗽、流涕、咽痛等呼吸道症状,应坚持个人防护,居家休息。不要带病上班或上课,尽量减少接触他人。若症状加重,应及时就医、规范治疗。
积极接种疫苗。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最经济有效的措施之一,可有效降低疾病感染和发生重症的风险。建议无相关接种禁忌的易感人群积极接种流感、水痘等呼吸道传染病疫苗。
二是肠道传染病,其中诺如病毒感染特点和症状如下:人感染诺如病毒后可导致急性胃肠炎,一般在摄入病毒后12-48小时出现症状,最常见的症状是腹泻和呕吐,其次为恶心、腹痛、头痛、发热、畏寒和肌肉酸痛等。儿童以呕吐为主,成人以腹泻为主。诺如病毒急性胃肠炎主要表现为自限性疾病,病情轻微,通常持续2-3天,预后良好,个别老人或者孩子可能症状较重,持续时间较长。
防控措施——“五要”:1.饭前便后要洗手2.海产鱼虾要煮熟3.生熟食品要分开4.居室环境要卫生5.出现症状要就诊;“五不要”:1.生水未煮不要喝2.体弱者不要生食水产品及蔬菜3.病人不要为他人加工食品4.无牌餐饮不要光顾5.未做好防护,不要处理患者呕吐物和污染物。
三是食源性疾病,其特点和症状是:食源性疾病是指通过摄食而进入人体的有毒有害物质等致病因子所造成的疾病,临床表现以腹痛、腹泻、恶心、呕吐为主,部分病例可伴有发热、乏力等症状。
防控措施——做好个人卫生,注意不要暴饮暴食、过量饮酒,饭前便后洗手,避免用手直接接触食物。饮食安全。避免食用不明来源或变质的食物。选择正规超市和农贸市场购买食物,注意生熟分开、烧熟煮透。就医诊治。一旦出现呕吐、腹泻等食物中毒症状,要及时前往医院就诊治疗,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