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体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部门动态 -> 县卫健局 -> 最新动态 -> 正文
“卡”住了怎么办?上呼吸道梗阻急救措施
来源:丹棱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表时间:2024-09-26 11:41 【字号:  

上呼吸道梗阻是一种紧急情况,它可能迅速引发呼吸困难乃至窒息,因此,掌握正确的急救知识与技能显得尤为重要。

一、主要表现

1.呼吸困难

患者可能表现出急促而浅的呼吸,或尝试用力吸气但无法获得足够空气。

2.喉鸣音

吸气过程中会发出高音调的哮鸣音或咕噜声,这是空气被迫通过狭窄气道时产生的特有声响。

3.面色改变

由于体内缺氧,患者的面色可能会变得发紫或异常苍白。

4.发声困难

无法说话或发出嘶哑的声音。

5.意识丧失

在严重情况下出现。

二、评估病情

在发现上述症状时,应迅速评估患者的意识状态和呼吸状况。如果患者能够保持清醒并有一定程度的呼吸能力,可以尝试初步的自救或互救措施。若患者已失去意识或呼吸极度困难,应立即启动紧急救援程序。

1.鼓励咳嗽:对于意识清醒且能够合作的患者,首先应鼓励他们用力咳嗽,因为咳嗽是清除气道异物最自然且有效的方法。

2.解除梗阻

海姆立克急救法:对他人进行腹部冲击

站在患者身后,将一只脚稍微放在另一只脚前面以保持平衡,将手臂环绕其腰部,稍微向前倾斜。如果是孩子气道梗阻,则跪在孩子身后,用一只手握拳,将其放在患者的肚脐上方,另一只手抓住拳头,用一个快速向上的推力向腹部按压,好像试图抬起那个人一样。进行6到10次腹部冲击,直到堵塞解除。

3.特殊群体处理

对于婴儿:应使用背部拍击和胸部快速按压(海姆立克急救法婴儿版)来尝试解除梗阻。

对于稍大的儿童:可根据其年龄和体力状况调整急救方法。

对于老年人及体弱者:这些人群可能由于体力不足或健康状况较差,难以有效咳嗽或执行自救动作,因此更需要周围人的及时帮助和专业医疗干预。

4.求助专业

如果初步的自救或互救措施无效,或者患者病情迅速恶化,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120)并告知对方具体情况,包括患者的年龄、症状表现及已采取的急救措施。在等待救援期间,继续维持患者的气道通畅,尽可能保持其安静并减少活动。

三、预防建议:

1.饮食安全:避免在进食时大笑、说话或奔跑,尤其是食用坚果、糖果等易引发梗阻的食物时。

2.儿童监护:确保儿童在成人监督下进食,避免给他们小件玩具或易吞咽的物品。

3.健康教育:加强公众对上呼吸道梗阻的认识,学习基本的急救知识和技能。

4.定期检查:对于患有咽喉疾病或存在其他可能导致气道狭窄的慢性疾病的人群,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及时治疗。

通过以上内容的了解和实践,我们可以更有效地应对上呼吸道梗阻的紧急情况,保护自己和身边人的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