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体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部门动态 -> 县卫健局 -> 最新动态 -> 正文
正确防治糖尿病,不做“小糖人”
来源:丹棱县卫生健康局 发表时间:2024-09-13 10:33 【字号:  

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是继心血管、肿瘤之后威胁人类健康的全球性疾病,患病率逐年上升。

一、饮食治疗

1.根据病人实际情况合理控制每日摄入总热量。

2.平衡膳食,帮助病人均衡各种营养物质的摄入。

3.进餐定时定量,少量多餐,每日可3~6餐。

推荐饮食:

1.多食绿叶蔬菜,适当摄入鸡、鸭、鱼、瘦肉。推荐煮、炖、蒸、拌、焖。

2.避免食用油炸、油煎食物。

3.控制油盐:糖尿病患者每天食用油量不超过25g。

4.摄入的盐量应控制在6g以内。

5.限制饮酒。

6.患者餐后血糖≤10mmol/L,可适量摄入水果,一般在两餐之间加水果,可食用苹果、梨、桃子、西瓜等,带皮不超过200g,食用水果后下一餐应适当减少主食量。热带水果慎吃。

二、运动治疗

运动在2型糖尿病的管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意义。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减轻体重,改善血糖情况。其运动原则因人而异,量力而为,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以早餐和晚餐后一小时开始锻炼较为适宜。

运动的适应症:稳定的1型糖尿病、稳定期的妊娠糖尿病、病情控制稳定的2型糖尿病、体重超重的2型糖尿病。

运动的禁忌症:合并各种急性感染、严重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有明显酮症或酮症酸中毒或血糖波动大,如超过14~16mmol/l或频繁出现低血糖者合并未控制高血压,血压>180/120m。

三、药物治疗

目前,国内临床常用的降糖药可分口服和注射用的降糖药。

四、自我监测

自我血糖监测作为糖尿病自我管理的一部分,可以帮助糖尿病患者更好地了解自己的疾病状态,并提供一种积极参与糖尿病管理、按需调整行为及药物干预、及时向医务工作者咨询的手段,从而提高治疗的依从性。

血糖监测的频率: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在治疗开始阶段每天至少自我监测,血糖5次,达到治疗目标后可每天监测血糖2—4次。非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在治疗开始阶段,每周3天,5—7次/天,达到治疗目标后可每周监测3天,2次/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