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丹棱县卫健局以“五化提升工程”为抓手,最大化发挥“两项改革”聚合效应,实现基层医疗卫生与经济社会发展“无缝融合、同频共振”,展现卫健“底色”。一是实施卫健资源优化布局工程。结合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优化资源布局,建立县医院集团,对县、镇(乡)11个公立医疗单位进行“共体”联建,实行人财务统一管理、医疗质量统一标准;对全县71个村级卫生室(站)进行整合,全覆盖规范化打造。对10余处、个闲置资产进行调剂和盘活打造,实现了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二是实施基层公卫服务亲民化工程。采取“专家团队五进宣讲、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党群集中活动+居家养老服务、志愿者”+“特殊人群”三合一的有机方式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截止7月底,累计服务人次达16.4万人次,实现了服务水平和满意度的“双赢”效果。三是实施诊疗智能化建设工程。在全系统推进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弱电智能服务系统、影像信息系统、远程病例系统的“1+4”的智能化信息系统建设,截至目前已完成约40%,预计2022年年底实现建设、使用全覆盖。同时着力推动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向健康卡转变建设,力争在“十四五”期间实现每一个家庭都拥有1名全科医生进行常态化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四是实施人才队伍均衡化工程。制定了人才队伍一体化管理机制,实行岗编适度分离,人才“柔性”引进、“刚性”培养举措,今年以来,结合疫情防控累计调补50余人,引进大学本科专业人员9名。开展“双向”培养7期,参训人数达1200余人次。同时在全市首个实施“村医退出”保障机制。今年以来,累计退出66人,整体提升了村医队伍专业素质。五是实施卫健发展多元化工程。因地制宜走“特色诊疗+医养融合+特色中医”发展路径。今年以来,已投入资金600余万元进行了3个重点、特色专科建设。试点打造医养融合机构3家,启动实施建设2家,提升建设中医馆8个,合作建设中医药博物馆1个,谋划布局中医特色基地1个,基本形成了多元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