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育高素质农民,促进就业创业。通过自主报名、机构推荐等方式,优先选择种养规模大、学习意愿强、文化程度高的学员,采取“分类型、分专业、分阶段、重实训、强服务”的培训方式,通过理论学习、专业技术学习、技能实操、走访参观四个阶段,提升学员生产技能和管理水平。2022年,我县培育高素质农民共计97人,完成目标任务50人次的194%,完成投资33万元。
二、实施“路灯照明”工程,方便群众出行。通过强化组织领导、实地勘察点位后,我局牵头编制《丹棱县2022年村庄路灯照明工程建设项目实施方案》,明确项目建设标准、工期安排、建设管理、资金管理、项目验收等,推进项目有序建设。投资60万元完成杨场镇、仁美镇、张场镇共300组路灯安装。通过项目实施,道路获得亮化,村民夜间出行有更多的保障,进一步提升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惠及9个建设村约20000余群众。
三、多措并举,推进乡村振兴建设。一是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田间道路沟渠建设、地力培肥、田型调整等,提升耕地质量,夯实基础设施,推动集中连片、旱涝保收、宜机作业、稳产高产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新建高标准农田0.27万亩,完成投资810万元。二是开展特色农业培训。依托晚熟柑橘产业集群及省级园区培育项目实施,邀请省农科院、川农大专家,组织丹棱本土专家开展农业技术培训6次,培训人次300人次,总投资6万元。三是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制定《丹棱县2022年度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方案》,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六大行动”,做到目标到位、任务到位、人员到位、责任到位,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有效治理村占比100%、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93.3%。四是推进示范建设。按照村落美、庭院美、居室美、厨厕美、家风美“五美”标准,通过乡镇推荐、初评、县级评选方式,沿主干道路、产业环线建设美丽庭院示范村落3个,评定2022年丹棱县美丽四川·宜居乡村创建达标村4个。
四、治理生态环境。按照“因地制宜、因土施策、分区(类)利用”原则,结合当地主要作物和种植习惯,实施种植结构调整,科学使用化肥农药,防治土壤污染。建立效果评价点,对植物样品重金属进行检测,2022年全县实际完成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面积2260亩,任务完成率为100%。建成生态沟渠14.8公里,推广高效节水灌溉设施1100亩,完成投资539万元。
五、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建设平安丹棱。为了保障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在农产品上市前对我县主要农产品开展风险抽检。抽检对象涵盖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总共抽检80批次农产品,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力数据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