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体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部门动态 -> 县农业农村局 -> 最新动态 -> 正文
非凡十年·丹棱变化 奋力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
来源:丹棱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表时间:2022-11-08 09:02 【字号:  

党的十八大以来,丹棱县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立足“长在农业、优在生态、美在乡村、富在农民”的比较优势,创新思路,精准施策,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创建为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2019年全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明显的激励县(全省唯一),2019年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四川省首批实施乡村振兴先进县,四川省休闲农业重点县;荣获“中国桔橙之乡”“中国最大优质不知火桔橙基地县”荣誉称号。乡村振兴探索经验入选“全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实施报告”15个县级典型案例。“丹棱桔橙”“丹棱脆红李”先后获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中国桔橙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全国果茶绿色发展经验交流会、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启动仪式暨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培训班、中国智慧农业高峰论坛暨水肥一体化装备与技术战略研讨会在丹召开。走出了一条西部丘陵地区产业主导、融合共进、均衡发展的乡村振兴和都市现代绿色农业发展之路。

一、夯实产业“底子”,致力农业富美

坚持把产业发展摆在首位,大力发展以“不知火”为主的晚熟桔橙特色农业,着力种植中国最好柑橘。

在“专”上下功夫

构建“3244”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形成以晚熟柑橘为主的特色产业基地51万亩。四十年如一日专注桔橙产业,推行“大园区+小业主”模式,构建“农户+合作社”“公司+合作社+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建成五大特色现代农业园区,引育柑橘品种近20个,种植面积达18万亩、产值30亿元。

在“精”上作文章

建立晚熟柑橘专家大院、科技小院,汇聚科研院所专家、桔橙产业人才50余人。持续推进品种资源室区域试点,选育出大雅柑、金乐柑、夏雅柑3个自主知识产权晚熟杂柑新品种,制定全国首套“不知火”种植标准和产品标准,始终保持“丹棱桔橙”技术、产品领先优势。实施“区域品牌+企业品牌”战略,连续9年赴北京、上海、杭州等地开展推介,连续10届举办“不知火”桔橙节,“丹棱桔橙”五次跻身中国地标产品百强榜,品牌价值突破50亿元。

在“深”上出实招

实施产业链全要素创新,推动桔橙产业“接二连三”。建立桔橙商品化处理、桔橙精深加工等农产品加工基地,冷链仓储保鲜静态库容量达7.5万吨,全县晚熟柑橘产地初加工率、冷藏保鲜率达90%以上。率先建设中国晚熟柑橘商贸交易中心,搭建加工冷链物流、电子商务、检验检测、数据采集“四中心”,打造“桔橙总部经济”。培育全国桔橙果酒第一品牌“果小酒”,年产值超过8000万元。探索发展“农业+旅游”,打造幸福古村、桔香稻田等农旅融合新业态。建成省三星级现代农业园区1个、市级现代农业园区1个、县级现代农业园区3个。

二、擦亮乡村“底色”,彰显田园秀美

坚持实施“三个全域”,推动“美丽四川·宜居乡村”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受到国务院表扬激励,建成“美丽四川·宜居乡村”达标村44个。

推行垃圾治理新模式

推行“因地制宜、分类收集、村民自治、市场运作”的垃圾收运处理新模式,全县农村生活垃圾有效处理率达100%,“一元钱”生活垃圾治理模式全国推广,获评2018中国乡村振兴先锋榜十大榜样。

实施农村净水新行动

坚持“因地制宜、一户一档”,推广建设“五有五无”水冲式卫生厕所,通过管网收集集中处理、沼改厕、新建沼气池或三格式化粪池“三种模式”,实现粪液无害化处理,全县卫生厕所普及率99.5%。设置10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服务点,为农户提供户厕维修服务,我县“厕所革命”被央视《大地讲堂》专题报道。

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全域实施有机肥替代化肥、绿色防控替代化学防治,促进土壤大气质量提升和农产品品效提升的“双替双升”行动,采取人畜粪污“3211”综合利用模式、生草栽培、投放黄板、频振灯等,种养循环覆盖率、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90%以上,农药化肥实现零增长。

三、涵养百姓“底气”,实现生活甜美

聚焦群众最迫切的愿望,持续夯实乡村保障,2021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2.36万元,城乡收入比缩小至1.68:1,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是全省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改革试点县。

全力以赴巩固脱贫成果

坚持把城乡均衡一体作为最终目标,做足“惠农”文章,让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大力实施“十大扶贫行动”和19个扶贫专项,高质量完成8521名贫困人口、21个省市贫困村的脱贫摘帽,三次荣获全省脱贫攻坚先进县,三次省级脱贫攻坚交叉考核被评为“好”。落实防返贫动态监测和长效帮扶机制,分类开展常态化帮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深化改革激发农村活

有序推进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开展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确认、股权量化、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赋码,赋予集体经济组织特别法人和市场主体地位建立“三会一程”制度。出台农村集体经济扶持政策,建立扶持资金,探索集体经济发展“五大”模式,2021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580万元, 50万元以上村3个、100万元以上村1个。深入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制度试点,大力鼓励职业农民领办家庭农场,实现10%以上的村民小组有至少1名家庭农场主纳入职业农民制度试点,累计培训高素质农民1572人次,认定职业农民233人,其中,领办家庭农场和专业合作社的有179人,带动1300余户农民发展产业,户均增收2万元以上,实现了“做给农民看、教会农民干、帮助农民赚”的目标。

不断壮大农业经营主体规模

探索小农户同现代农业的有机结合,培育农民合作社共计445个,家庭农场1310家,发展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0家。构建“龙头企业+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创成全国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体制机制创新试点县。

未来,丹棱农业农村工作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省委、市委关于农业农村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域实施有机肥替代化肥、绿色防控替代化学防治,促进土壤大气质量提升和农产品品效提升的“双替双升”行动,建立健全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积极打造“天府粮仓”丹棱示范片,创建“全国农业现代化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