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不知火”枝头挂满了拇指大小的“绿玛瑙”,丹棱县石河村1组村民董仁国正在从思濛河抽水灌溉“不知火”果园,“以前河水因为畜禽粪便污染,河边果园也不能直接抽水灌溉,现在水清见底,生产种植更方便。”
石河村1组处于思濛河丹棱段下游,上游污染,下游受灾,以前边污染边治理,下大力气也难见长效,不仅降低了群众信赖,也破坏了政府形象。半年前,该村支部书记倪红有了新称呼:网格河长,他说:“这半年的治理,村民不仅看到了成效,更感受到了决心。”
丹棱县各级干部都有了新“身份”,通过建立县、乡(镇)、村三级河长,对县域内思濛河、安溪河、金牛河实行县级河长管护,通过河长负责、一河一策、综合施策、多方共治,解决了跨部门、跨领域、跨流域的治理症结。该县以水环境生态补偿考核压实责任,做到以块为主、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初步形成了源头严防、过程严管、损害严惩、责任追究的分级治理体系。
“河长制”如何实现“河长治”?该县党政主要领导“挂帅出征”担任河长,通过摸清家底,查找生活污水、畜禽养殖、工业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四大类污染源,制作“作战图”。目前,该县通过联合执法,开展畜禽污染治理,关闭禁养区养殖场115户;设立河长制工作公示牌20个,河道清淤99.7公里,县域河流已基本实现河畅、水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