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8年7月起,我县开展的“吃空饷”问题集中治理工作取得初步成效。截止目前,追回涉及“吃空饷”金额14万余元,9人限期回原单位上班,4人办理辞职手续,1人受到降低岗位等级处分。各单位加强了干部职工管理,完善了内部制度,建立起防治“吃空饷”长效机制。
一是严密组织,强化责任。县委组织召开全县“吃空饷”问题集中治理工作会议,成立丹棱县“吃空饷”集中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机关事业单位“一把手”的工作职责,强化责任意识。领导小组召开会议3次,专题研究“吃空饷”问题处理办法,切实下大力、动真格,将集中治理“吃空饷”落到实处。
二是全面自查,不走过场。各单位严格按照政策规定,对照编制、人员、工资花名册,逐一排查“吃空饷”人员,做到“四清”:清编、清岗、清人、清资,确保“吃空饷”问题数据准确、底数清楚、清理到位。
三是从严督查,确保实效。由县委组织部、县委编办、县财政局、县人社局、县审计局抽调15人组成5个“吃空饷”问题专项督查组,对全县7个乡镇、66个县级部门及其挂牌单位和下属单位、2个国有企业开展实地专项督查。张贴《督查公告》,公布问题反映电话,采取实名制登记信息资料与单位干部职工当面核实身份,了解工作岗位及工作安排等情况。查阅考勤签到表、走访干部群众、随机抽取人员进行个别座谈等方式,进行全覆盖督查,及时发现问题并切实督促整改,确保督查工作全面细致,不留死角。
四是严格管理,建章立制。通过开展“吃空饷”问题集中治理工作,各单位加强了内部管理,严格目标绩效考核,严格执行考勤、请休假制度,建立起指纹打卡考勤,严格上、下班纪律。今后发生“吃空饷”问题,坚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坚决纠正违规行为,严肃处理负有责任的领导人员和相关责任人,切实建立起防治“吃空饷”的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