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农民工权益保障工作,近年来,丹棱县坚持“稳”字当头、精准施策,不断在畅通投诉渠道、疏通堵点难点、提升治欠成效上狠下功夫,大力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一、畅通“信、访、网、电”,打通“最先一公里”
一是回好“来信”。对信访交办件领导亲自包案,对办理情况亲自调度,对办理结果亲自审定,有效推动“来信”投诉快速高质量办结。二是接好“来访”。积极构建“简单案件马上办、普通案件提速办、重大案件包案办”的“三办”工作机制,确保将欠薪投诉处理在“第一地点”,解决在“第一时间”。三是用好“网络”。在项目工地张贴四川省根治欠薪线索反映平台二维码,让农民工“一扫即诉”。对平台欠薪线索,实施“日通报、周调度、月核查”,全力提升了线索办结质效。四是听好“电话”。向社会公布劳动监察机构投诉电话,建立“24小时”值班机制,确保投诉电话时时畅通,劳动者投诉事事解决。
二、着眼“防、治、除、清”,打通“最远一公里”
一是突出“预防”。持续开展“送法进工地”“送法进企业”等活动,扩大法规政策知晓度;开展企业负责人和劳资专管员集中培训,全面提升企业“合法经营、依法用工”意识,打好根治欠薪“预防针”。二是重点“治理”。开展风险隐患大排查,织牢风险排查防控网,全面跟踪督导各工程建设项目严格落实根治欠薪核心制度。对照标准化工地建设要求,着力打造标准化模范工地。三是全力“除患”。紧盯工程建设项目欠薪案件,清理欠薪案件存量、深挖欠薪隐患,确定化解时间表和路线图,逐一推动清理化解,全力清除欠薪问题。四是动态“清零”。坚持动态“清零”原则,对重大欠薪隐患、信访件,明确责任分工、办理时限,全力推动欠薪案件调处。
三、强化“集、联、督、惩”,打通“最后一公里”
一是强化督导,压实责任。建立“周调度”工作机制,每周对线索办理、专项行动推进情况进行调度,对重点欠薪问题实行挂牌督办,压实部门监管责任。二是部门联动,形成合力。各部门各司其职,主动发力,形成了人社“吹哨”、部门“报到”、合力“护薪”的良好治欠格局,有效推动了欠薪案件快立、快处。三是紧盯重点,集中治理。以政府投资工程、国企实施项目为突破口,刀刃向内、直面问题,确保项目欠薪应付尽付、快清快结。四是强力惩戒,形成震慑。加大惩戒力度,建立劳动保障守法诚信档案,公布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对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的案件及时移送公安机关,合力形成强有力的社会震慑,保持打击欠薪的高压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