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丹棱县通过扩大公益性岗位安置,健全就业服务体系和帮扶制度。不断推进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工作,千方百计促进残疾人、农民工、零就业家庭等重点群体就业增收。
搭建用工平台,岗位推送添“助力”。
专项活动支撑。通过开展“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等专项活动,不断鼓励就业困难群体自谋职业、灵活就业,为特殊群体提供更多就业机会。截至目前,已召开线上线下招聘会21场,提供就业岗位5000余个,与用工单位达成就业意向 839人。
企业吸纳护航。鼓励企业吸纳特殊群体就业,并及时发放一次性吸纳补贴及吸纳特殊就业群体税收减免,不断扩大重点群体就业渠道。截至目前,为5家吸纳建档立卡脱贫户企业开具税收减免证明,发放一次性吸纳补贴2400元。
公益性岗位兜底。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优先安排就业困难等重点群体上岗。通过公益性岗位安置150余人,2021年已发放贫困家庭公益性岗位补贴102.29万元。
政策红包加码,资金发送增“动力”。
一是加强对残疾人、农民工、零就业家庭等重点群体的帮扶慰问,今年以来,慰问困难残疾群众633人,发放慰问品、慰问金价值25.2万元;开展上门评残服务,覆盖5个乡镇,鉴定94人。二是强化资金帮扶,资助残疾人家庭子女接受教育154人,投入资金4.62万元。实施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40户,投入资金19.4万元。三是加强创业扶持,2021年为2名大学生共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40万元,为4名退役军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40万元,为1名残疾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0万元。
培训精准对接,技能输送强“能力”。
精准培训对象。通过全覆盖开展城乡适龄劳动者意愿调查,分类掌握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高校毕业生、城镇下岗失业人员、退役军人、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等重点群体的情况,精准摸排出2021年有就业创业需求和培训意愿人群。
精准培训方式。充分利用送岗位下乡和“春风行动”等活动契机,广泛宣传职业技能培训政策。为培训对象提供“点对点、一对一”的一条龙服务,提高培训对象的就业率。目前已开展劳务品牌培训共计271人,其中脱贫劳动力17人,涉及柑橘栽培、养老护理、烹饪原料切配等多种科目。
精准培训实效。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电话抽查、实地检查等方式,动态调整培训方法与培训时间。健全职业培训专项资金监管机制,采取走村入户、集中接访、设立举报等方式摸排抽查,做到“谁监管,谁负责”的终身责任追究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