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毕业生是就业创业的“最初一公里”,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更是被摆在突出位置。丹棱县充分认识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重要意义,以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为统领,以品质就业服务为支撑,精准施策、多方发力,确保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顺利进行。
一、完善公共就业服务,夯实“保障网”。
(一)强化见习服务,助力高校毕业生岗位对接。选择行业内知名度高、规模大、发展前景好,管理规范、信誉良好、能持续提供适合高校毕业生见习岗位的单位,认定为见习基地,当前丹棱县共有见习基地14个。结合实际开发一批优质见习岗位,不断增强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帮助毕业生尽快完成学生与社会角色的互换,切实为毕业生提供大胆尝试、展现才智的舞台。
(二)强化培训力度,打通高校毕业生成长通道。当前社会技术进步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提速,招工难和就业难并存,劳动者的技能培训需求愈加迫切。通过设置一批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培训项目,组织有培训意愿的高校毕业生参加,并落实培训补贴,切实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今年,丹棱县对药科职业学院110名大学生开展了职业技能培训,为明年毕业就业提供有力支持。
(三)毕业有去向,服务有温度多渠道保驾护航。通过扩大高校毕业生服务基层人数、扩大机关事业单位招录(聘)规模、鼓励大学生应征入伍、支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等渠道,广开就业门路,帮助高校毕业生走上就业岗位。同时,对已经就业创业的高校毕业生,切实做好政策的跟踪服务,使高校毕业生能最大限度地用好用足政策,实现高质量的创业和就业。例如:在今年创业担保贷款的摸底调查中,我们了解到丹棱县桂香村大学生(青年)创业孵化基地李雪梅养殖项目创业担保贷款即将到期,经核查及时帮助李雪梅再次申请创业担保贷款20万元。
二、营造就业氛围,织牢“宣传网”
(一)突出政策宣传。为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利用线上线下招聘会、就业服务窗口等渠道,大力宣传《眉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眉山市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八条措施等四个文件的通知》。例如:通过大力宣讲,截至目前共有严梦婷等8名大学生申请创业担保贷款,共计160万元。
(二)加大典型带动。总结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做法和经验,通过新闻媒体、表扬表彰、领导慰问等多种形式,宣传、推广实践中涌现出来的优秀典型,重点宣传鼓励那些勇于通过市场就业、勇于在基层就业的大学毕业生。鼓励更多的高校毕业生通过市场选择自己的成长发展道路。例如:四川雅购电子商务有限公司郭晨的创业事迹,打动了高校毕业生刘远浩,毕业后,刘远浩创办了丹棱县超级舞者培训有限公司。
(三)强化新媒体运用。根据大学生年轻化、个性化等特点,丹棱县不断探索宣传新模式,从“自说自话”单向宣传的政策传播1.0时代,到“我说你听”双向互动的政策传播2.0时代。充分运用新媒体手段向广大群众进行知识普及、政策宣传,激发广大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内生动力。在重大宣传中打造亮点、在上下联动中打造矩阵,形成市、县、区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宣传合力。
三、提供优质服务,织密“便民网”。
(一)了解用工需求,当好高校招聘统计员。为缓解丹棱县园区企业技能人才短缺的问题,丹棱县人社局通过一站式摸底,深入到经开区企业,开展用工缺口调查。全面了解用工企业人才需求,并逐一进行分析类比。例如:分析发现,丹棱县技能人才用工缺口集中在第二产业,涉及机械设计、电气工程师等50多个岗位。
(二)搭建校企合作,当好高校招聘服务员。以高等院校、技术学院等学校为依托,围绕企业和市场的人才需求,开展校园专场招聘会,促进校企协同合作。预计开展线下下上各类招聘会17场,为高校毕业生提供350个就业岗位。例如:6月16日,丹棱县组织县内11家优秀企业赴眉山市职业技术学院开展技能人才专场招聘会。此次招聘会共计提供岗位350余个,涉及工种34个,达成就业意向60余人。
(三)零距离对接,当好高校招聘保障员。针对高校毕业生群体,通过开展就业政策咨询、求职登记、就业指导等活动,帮助他们明确求职目标、增加面试成功率。不断提升毕业生与招工企业的对接精度,助力企业与在校学生、高技能人才的零距离对接。充分运用V2.0版信息系统建立的两个电子档案袋(其中单位19项,个人40项),推行电子证照和电子签章应用,凡能通过信息系统自动生成或协同共享复用的材料,不得要求企业和群众重复提交;凡能通过网络核验的信息,不得重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