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析典型案件,锁定“关键指征”。深入剖析近年来社保基金领域发生的典型案例,为加强制度层面设计提供参考。“我们就养老待遇的申领支付等关键步骤进行反复研判,梳理出这些类别违纪违法的‘关键指征’”,丹棱县人社局内审稽核负责人介绍,锁定这些“关键指征”,开展监督检查,及时查找社保基金风险隐患,发现问题或存在薄弱环节即知即改,以案促改,警钟长鸣。
二、优化经办规程,严格流程控制。严格线上发放,严禁线下操作,全面取消手工办理和现金收付业务,完善认证方式,通过大数据比对、社会化管理、远程认证等方式,严格领取社会保险待遇资格核查。全面实现服务信息及时告知和便捷查询,方便参保人员监督。协同推进服务便民和监管方式创新,切实管控服务风险。
三、健全内控体系,提升防控能力。切实加强内控制度建设,合理配置岗位人员,落实岗位相互监督、业务环节相互制衡机制,执行“五个不兼任”,即业务和财务岗位不兼任,业务和信息岗位不兼任,会计和出纳岗位不兼任,稽核和业务岗位不兼任,票据和印鉴岗位不兼任。严格授权管理,落实初审、复审、终审制度,待遇发放、基金财务等高风险岗位必须使用正式人员,且连续任职不超过5年。
四、严格财务管理,降低社保风险。严格落实《社会保险基金财务制度》和《社会保险基金会计制度》,规范社保基金财务管理行为。落实基金收支分级授权制度和审批制度,加强社保基金账户管理,严控基金账户对私转账行为。严格审核大额待遇支付,系统控制单笔超过一定额度的待遇支付未经复核不得发放。建立财务实时对接机制,每月财务与业务、银行、税务等进行对账,确保账证相符、账账相符、账实相符,业务流与资金流相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