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体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部门动态 -> 县财政局 -> 最新动态 -> 正文
创新“四种模式"助推贫困村经济发展
来源: 发表时间:2016-10-10 15:07 【字号:  

为切实用好用活贫困村贫困户产业扶持基金,支持贫困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扶持贫困户通过发展生产实现脱贫致富,丹棱四个省级贫困村主动谋划,大胆创新“四种模式”,充分利用现有的产业扶持基金多渠道投入,实现了贫困村集体经济快速发展和贫困户增收致富。

一是“互联网+”模式。岐山村利用产业扶持资金建设电商运营中心,构建涵盖农业各产业的数据资源平台,引进电商企业“骄傲的小鸟”,为其提供办公场地、农副产品信息等,每年年底村委收取管理费服务费10000元。通过“互联网+”模式,全村农副产品畅销全国各地,贫困户实现增收致富的同时,还实现了村级集集体经济增收。

二是“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廖店村将产业扶持资金作为启动资金,由村委会组织牵头成立了“丹棱县廖店长毛兔养殖专业合作社”,并建设养殖基地。采取“支部+合作社+农户”形式,纳入会员42户,开展技术指导、信息传递、市场营销等生产经营服务,以有偿微利的服务方式,按每只兔每年1元标准收取服务费,作为村级集体经济收入。

三是“股权量化+入股分红”模式。将产业发展扶贫资金量化为村集体和贫困户股份,入股到合作社,参与固定分红。万年村13户贫困户每户每年固定分红3000元,村集体每年固定分红2.6万元。三合村11户贫困户每年每户固定分红1000元,村集体每年固定分红2200元。

四是“资金撬动+社会资本”模式。万年村利用产业扶持资金整合其他扶贫资金投入,大力改善基础设施建设,硬化拓宽村社道路、新建水利设施、改造农村电网等,搭建起坚实的投资创业平台。先后引入社会资本1300余万元,成立了三个专合组织,流转土地1300余亩,村集体按照每亩每年20元标准,每年向承租业主收取土地流转服务费2.6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