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未“汛”先备,提前谋划做好汛前准备。增强风险意识,树牢底线思维,加大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力度,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建立防汛抗旱救灾资金拨付绿色通道,加快资金拨付,汛期以来,统筹安排山洪灾害防治资金288万元,进一步保障我县监测预警、避险转移、预案演练、群测群防等必要举措所需资金。
二是闻“汛”而动,加强防汛抗旱资金筹措。汛期以来,第一时间设立工作专班,密切跟踪关注旱情发展趋势,不等不靠,主动作为,动态向上级财政汇报我县旱情、汛情近况,积极向上争取抗旱补助资金。千方百计筹措县本级财政防汛抗旱资金109万元,用于我县防汛、抗旱、蓄水、保供各项工作。
三是防“旱”未然,加强监管提升资金效益。持续用力强化防汛抗旱资金监管,将高温抗旱资金列入财政重点监督计划,安排相关专项监督检查1次,充分发挥资金使用效益,做好全过程绩效管理工作,坚决杜绝挤占挪用或擅自改变资金用途的行为发生,确保资金用于抗旱保供相关领域,用出实效、惠及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