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丹棱县牢固树立绩效理念,紧紧围绕“事前评估、事中监控、事后评价”三个主要环节,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不断提高预算绩效管理的质量和水平,增强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事前重在扎紧关口,项目支出绩效目标管理工作有效开展。编制预算时,要求预算单位对新增金额30万以上的部门项目开展事前绩效评估,填报完成后将根据报告对项目进行审核,并将审核结果应用于预算编制中。全县所有预算部门项目全部纳入绩效目标管理,覆盖面达到100%,未填报绩效目标或审核不合格的不予安排预算。绩效目标和预算资金实现“编审同步、上会同步、批复同步、公开同步”,切实将绩效目标作为预算安排的前置条件。
事中重在监控纠偏,项目支出绩效运行监控管理工作有效实施。积极开展绩效运行监控,覆盖全部预算项目。通过加强资金监控,重点看预算是不是按照计划进度执行,是不是达到了预定的绩效目标,并及时发现项目执行中的偏差和管理漏洞。对照绩效目标,对预算执行不到位情况进行整改。
事后重在评价问效,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稳步推进。经过这几年的探索实践,丹棱县逐步建立了“部门单位自评+财政重点评价”的绩效评价机制,强化绩效评价结果应用,绩效管理在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等方面的作用日益显现。在部门、单位全部项目开展绩效自评的基础上,财政部门选择重点项目,采取聘请第三方的形式开展财政重点评价。今年开展重点项目支出评价15个,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10个,重点财政政策支出评价3项,对评价问题限期进行整改,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和部门单位整体履职成效。
强化绩效结果应用和信息公开。结合预决算公开工作部署和相关监督检查,推动绩效目标、绩效评价结果随预决算向社会公开;加强绩效结果应用,对低效无效、绩效评价结果为差的预算项目,减少预算资金安排;对整体绩效评价结果为差的部门单位,压减部门预算,进一步强化绩效刚性约束,促进预算绩效管理水平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