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精准扶贫,首先要精准识别扶贫对象。为了全面掌握精准扶贫救助贫困户实情,县民政局及时抽调熟悉业务工作人员,组成全县贫困户大数据信息采集工作小组,进村入户、“一户一卡”详细登记核实全县2130户贫困户的家庭状况、经济状况等基本情况,开展低保对象普查及精准识别工作,准确掌握低保对象基本信息,夯实扶贫中民政收益对象的精准。针对贫困户信息采集情况,丹棱县民政局严格执行全县精准扶贫方案,认真落实低保兜底政策,对农村低保对象定期重新识别、精准核定,及时调整享受低保的对象,进一步完善农村低保信息系统,从程序、政策、管理三个方面与精准扶贫大数据工作平台进行了有效衔接,保障了低保兜底政策实施的规范、准确。在低保兜底贫困户识别过程中,丹棱县民政局始终从“申请、入户调查、村组评议、乡镇审核、民政审批”五大程序以及“三公示”入手,严格把关“入户调查、村组评议”两大程序。在接到群众申请7个工作日内,由一名联系村乡(镇)干部带领二名以上村组干部对申请者进行入户调查,严格核实申请者住房条件、家庭情况、经济收入及财产现状,并通过访问邻里有关申请者平常衣食行等情况,查找申请者致贫原因,摸清底细,不符合兜底的当面告知,符合情况的即初定低保档位进入村组评议程序。为确保村组评议的公开、公平、公正,全县要求村组评议时参加的村组评价干部和群众代表不少于20人,申请者(或代申请人)需现场详细阐述申请低保的原因,由参会的村民代表和村组干部在群众(包括申请人)村监督委员会监督下进行无记名投票,无记名投票过2/3者视作通过,并当场宣布与公示。且参会的每位人员需在村组评议记录上署名,并载入后续审核审批程序,有效确保了村组评议的执行力和可操作性。2016年4-6月,县民政局主动与扶贫移民局对接,共同对全县2130户建档贫困户,6001名贫困人逐户逐人进行再次识别,共同确认1219户(占贫困户户数的57.23%),3565人(占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59.4%)为我县“低保兜底保障一批”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