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体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部门动态 -> 县民政局 -> 最新动态 -> 正文
社区建设工作推进情况
来源: 发表时间:2016-09-30 16:07 【字号:  

(一)全县全域全民完成村(社区)阵地及群众活动中心标准化建设。2015年,县委、县政府安排资金3250万元对全县尚未达标的54个村(社区)阵地统一进行了规范化建设,并在当年“七一”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按照“1+X”模式,将村(社区)阵地与两委办公室、便民服务中心、文体活动中心、卫生计生中心、综治调解中心、培训中心统筹规划,形成“一办五中心”的村级便民服务体系,并实施“一面五星红旗,一个中国大雅家园LOGO标志,一个群众活动舞台,一个党务、村(居)务公开栏,一套健身器材,一棵大树”“六个一”配套设施建设,丰富村级阵地硬件设施,增加村(社区)阵地服务功能。(二)深入开展社区治理创新实践。一是创新开展“党群集中活动日”活动。自2014年7月,我县杨场镇狮子村创新开展“党群集中活动日”活动。活动以支部引领,群众参与,按照突出政治性、服务性、群众性、实效性原则,开展集中议事、集中服务、集中晒秀,推动村(社区)群众事项全民治理。2015年,中共丹棱县委办公室印发了《关于在全县全面开展“党群集中活动日”的试行意见》,在全县推广经验做法。经验做法在新华网、四川党建等多家媒体刊载。二是深入开展“依法治村(社区)”示范单位创建活动。牵头做好“法律进社区”工作,组织乡、村、组干部,广大村民积极参与,通过全民表决的方式,全县78个村(社区)制定了符合各自村情的村规民约,并将规约内容印制成小手册,一户一册。杨场镇狮子村被评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正在创建1个省级、2个市级、14个县级依法治村(社区)示范单位。(三)社区减负工作开展情况。县委组织部、县民政局联合印发了《丹棱县村级阵地规范化建设实施方案》,明确了入驻村(社区)机构和制度悬挂等准入制度,合并清理机构牌子。(四)培养社区工作队伍。一是调整村(社区)干部基本报酬标准。县委、县政府出台《关于调整村(社区)干部基本报酬补助标准的通知》,确定了在任城市社区党组织书记、居委会主任、社区专职干部和居民小组干部基本报酬每人每月分别为2900元、2700元、2500元和515元;在任农村社区相应干部基本报酬每人每月2600元、2400元、2200元和515元;在任村4职干部基本报酬补助分别为,村党组织书记1430元、村主任1290元、文书和其他一职1140元、村民小组干部515元;在任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1200元每年、成员900元每年。二是加大村(社区)级干部培训力度。在成都市委党校举办了高规格的“2015年村(社区)支部书记、基层党代表、大学生村官培训班”,培训干部150人。首次组织村(社区)文书、妇女主任和后备干部126人到市委党校进行了为期4天的统一培训;编印《丹棱县村(社区)纪检员、村(居)务监督委员会工作手册》700多份,发放村(社区)纪检员、村(居)务监督委员会全体成员、村“四职”干部、乡镇相关办公室、分管领导查阅学习,规范运行程序。全面提升了村级干部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实现了村“四职”干部和农村基层党代表的全覆盖培训。三是抓实贫困村“第一书记”选派。将全县21个贫困村分为产业落后、基础落后、技能落后三类村,对应选派17名农口部门、基础设施建设部门、人事劳动部门等后备干部、业务骨干担任相应贫困村“第一书记”,并从联系单位中选派党性过得硬、奉献精神强的优秀年轻干部、后备干部担任驻村干部,实现按需选派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