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集中力量扶贫攻坚,决战“2216”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切实做好“低保兜底一批”,绝不让任何一个困难群众在建设小康社会前进的队伍中掉队。2015年7-8月,民政局相关人员深入全县4个省级贫困村,17个市级贫困村调查了解,针对实情,制定了“认别、调标、扩面、施助”八字方针,确保精准兜底。一、依靠群众,精准识别1、强化宣传,让群众掌握救助政策。2015年7月,我们印发了2万份《丹棱县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小册子发放到农户,且将低保、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的办法程序长期在村务公开栏中公开,让群众知晓政策。2、抓关键环节,放权于民。我们结合省市《关于开展城乡低保对象普查和精准识别工作的通知》要求,以村为单位,抓着“村评”和“三公式”两个节点,对我县农村低保进行了一次精准识别。在村评中,乡(镇)派一名以上联系乡(镇)干部指导监督,并签字认可。在村评中入户调查人介绍完申请人基本情况后,由群众代表无计名投票票决,并将票决结果当场公布,并上墙公示。并在第一时间内做好后续的审核公示、审批公示,让整个程序在阳光下作业。全县共清退176人。二、不漏掉一户,应保尽保我们根据省、市、县《社会保障扶贫2016年工作计划》,将符合条件的贫困户、残疾人按程序及时纳入低保范围,通过乡(镇)人民政府、村组干部大量而且务实的工作,我县严格按照“申请、入户调查、村评(公示)、审核(公示)、审批(公示)的程序,新纳入低保1057人。三、低保线主动与扶贫线衔接,调高补助标准按照低保线与扶贫线有机衔接的总体要求,我县从2015年10月1日起将农村低保线从2300元/人.年上调到2800元/人.年,低保补助标准分别从100元/月.人、120元/月.人、150元/月.人上调至120元/月.人、160元/月.人200元/月.人。四、建机制及时施救全县各乡镇按照《丹棱县社会救助暂行办法》的要求,建立了“一门受理、协同办理”的救急难机制。对全县广大群众因病、因车祸、因自然灾害、因子女上学等各种突事件造成返贫或脱不了贫的困难群众,及时伸出援助之手,先后3次共下拨576.13万元用于救急难,兜底更牢实。五、落实新政策,筑牢兜底底线2016年省市先后出台了《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病残疾人护理补贴的通知》,关于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通知》等各项患民举措,在我县都得到较好落实。以上五大措施,筑牢了低保兜底这一扶贫的最后一道屏障,做到应兜尽兜,且兜住兜牢,确保贫困群众的基本生活不低于贫困线,决不让每一名丹棱群众在全县建设小康社会的前进队伍中掉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