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丹棱县民政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全国民政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县委、县政府和市民政局部署要求,紧扣中心任务,创新举措,担当作为,全力助推民政工作再上新台阶。
厚植历史底蕴,地名文化开创新篇。积极申报四川省第二批省级地名保护名录,丹棱县被纳入四川省第二批“千年古县”地名保护名录,并获评丹棱县建设“‘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2024年度十件大事。开展地名文化进社区工作,设置“微地名”,打造“微街区”,讲述“微地名”故事,发动社会组织广泛宣传地名文化。
围绕帮扶主线,社会救助精准多元。用好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平台,每月及时处理兜底保障对象的新增、注销,保障资金发放。处置预警信息159条,会同住建部门实施专项救助,享受危房改造补助19人,公益性岗位帮扶12人,医疗救助58人。全县新增城乡低保对象310户474人,新纳入城乡特困人员65户65人。积极探索“慈善+救助”的服务方式,开展“点亮微心愿,为爱助寒冬”“关爱女性,重获新生”等困难群众救助帮扶活动10次,服务困难群众175人次。《主动救助暖了困难群众的心》被民政部《中国社会报》刊载。
动态链接需求,养老服务提质扩面。建成养老服务设施2个,新增助餐服务设施2个,建成县级老年人能力评估中心1个。对符合条件的53户特困老人因地制宜实施家庭适老化改造。丹棱县老年养护院建设项目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并通过验收。中心敬老院护理能力提升改造项目全面完成。探索“养老+体育”,举办敬老院运动会3次,丰富老年人生活,有效增加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供给。
多维立体关爱,儿童保障稳步提升。纳入事实无人抚养儿童29人、孤儿3人、艾滋感染儿童4人,按月足额发放生活费。积极实施“福彩圆梦·孤儿助学工程”和“年满18周岁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助学”项目,为14名儿童发放助学金8.03万元。36名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享受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全额补贴。丹棱县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通过“公建民营”方式确定运营机构。组织未保成员单位、社会组织、爱心企业结对帮扶,走访慰问困境儿童215人,实现微心愿82个,精准关爱350人,发放4.4万元慰问物资。实施“快乐家·宜居改造”项目,完成15户困境儿童房间宜居改造,实施“快乐小东坡·明眸正心”健康工程,完成80名困境儿童配镜,完成4个学校各1间教室灯光改造,90套防近视防控课桌椅配置。联合县总工会、县妇联、团县委开展暑期陪伴28期,服务儿童900人次。
汇聚公益力量,慈善工作扎实有效。投入慈善资金7.4万元,打造齐乐镇小学校、杨场镇小学校、张场镇小学校慈善爱心书屋3个,受惠学生2000余人。新成立圳棱阳光等慈善基金3支。开展“一日捐”活动,募集善款7.2万元。举办第四届慈善公益创投大赛,投入慈善资金6.3万元,包装实施养老服务、儿童关爱、残疾人服务类慈善项目5个,惠及群众500余人次。
倡树文明新风,婚俗改革深入推进。制定《丹棱县婚俗改革试点实施方案》,明确部门职责、分工协作。在丹棱县沧浪公园建设公园式婚姻登记服务中心。编印《幸福丹棱幸福家》婚姻家庭指导手册3000册,为新婚夫妻、社会服务机构、社工站免费发放手册,引导年轻人树立正确的婚姻观、家庭观,增强婚姻家庭责任意识,倡导婚俗新风尚。开展“520主题活动”“幸福丹棱双证护航”婚前辅导、“遇见美好·有缘幸福”青年联谊会、婚姻家庭讲座、“情定七夕·幸福万年”集体婚礼等婚姻家庭系列活动,被人民网、中国民政、四川经济报等主流媒体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