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丹棱县齐乐镇依托第三批省级城乡社区治理试点工作契机,始终把为民服务放在首位,深化拓展“社区吹哨、部门报到”运行机制,在县城驻地齐乐镇6个城市社区开展“民生微提案”工作,切实提升城市共商共建共治水平。
6个环节形成提案闭环。通过调研摸底,制定了《齐乐镇“社区民生微提案”工作方案》,明确建设类、环境整治类、公共安全等六大类提案准入类型,并确定每月6日作为社区“民生微提案日”。按照自下而上、属地优先、协商共治的原则,由组织和个人向对应社区提出提案,并在次月6日向群众集中展示上月提案办理结果或进度,形成“群众开单→社区接单→乡镇核单→包联县领导派单→部门办单→群众评单”6个环节的提案工作闭环。
3条途径覆盖群众关切。走访收集。社区“两委”,组织社会组织、社工机构等,深入居民家中、街道巷头等地,在入户走访、走街串巷中收集一批。集中收集。群众可通过每月6日的“民生微提案日”,在便民服务室、邻里中心、小区(片区)综合微阵地等设立民生微提案接待岗集中收集一批,依托“党群集中活动日”集中收集一批。线上收集。通过微信、QQ、短信、电话等多媒体日常线上收集一批。截至目前共收集提案32条,其中明确建设类12条、环境整治类10条、公共安全类3条、为民服务类5条、社区规划类2条。
4个层级确保落地落实。网格(小组)办理一批。网格员(居民小组长)会同社区“两委”干部、小区党支部、业委会(自管委)、居民代表等对提案进行初筛,能办理的在网格(居民小组)中办,不能办理的报社区。社区办理一批。社区“两委”收到网格(居民小组)上报的提案后,组织召开提案审议会,邀请乡镇驻社区领导干部到会指导,能办理的在社区中办,不能办理的报乡镇。乡镇办理一批。乡镇收到社区上报的提案后,组织召开党委(扩大)会,邀请驻社区单位代表、社区党委书记、“两代表一委员”参加,对提案进一步审核,能由乡镇办理的乡镇牵头办理,不能办理的上报县委基治办。县级办理一批。收到乡镇上报提案后,综合考虑县级部门职能和社区报到关系,由相关单位具体承办。截至目前,网格(居民小组)当场解释处理8件、网格(居民小组)协调处理6件、由社区牵头处理9件、乡镇牵头处理5件、县级部门处理4件。